我看不到。
我督促之後,喬治才會想起來,拿出英文的紙牌遊戲,叫孩子們和他一起玩一會兒。
這是我家唯一的父子互動時間。
我的好朋友,她賺錢很多,舍得給女兒花錢,平時也很努力陪伴女兒,但是女兒一直更愛爸爸,嘴裡每天念叨的都是爸爸,經常惦記爸爸是否吃得好,是否開心,是否可以一起做什麼。
和婚前相比,喬治的變化太大。
曾經表情豐富,惹人喜歡的臉,現在總是沒有表情。
也許是性格在變。也許真的被酒精傷害了大腦。我隻知道,他沒有惡意,也不是故意。
他不是不愛孩子,隻是不善於表達。
我推心置腹地說出了所有的想法,他沒有什麼反應,隻是聳了聳肩膀。
一小時後,我把倆孩子從美術培訓機構帶回家,一進門,喬治就主動走出電腦房,熱情地問孩子,今天畫了什麼呢?畫得開心嗎?哦,讓我看看,真不錯,畫得太棒了
我微笑了。這是家裡難得的小驚喜。原來這個爸爸也不是不可教也。
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喬治的性格越來越安靜,內斂,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
我努力不讓自己去對比。在親友家裡,我的表弟都那麼喜歡跟自己的女兒玩耍,自自然然的肢體接觸,摟著孩子的小肩膀,親熱地聊天,開玩笑,逗得孩子笑個不停,這場麵,讓我瞬間想到自己的孩子們。
如果他們也有個這樣開朗陽光的爸爸,也可以這樣和爸爸打打鬨鬨,嘻嘻哈哈,他們的性格會是怎樣的不同?
所以,必須抽空和孩子們好好談心。
我告訴孩子們,雖然爸爸性格內向,不喜歡陪你們玩,那是因為他身體不太好,工作太辛苦,而且他不懂得如何跟親人表達情感。
也許是因為他的家庭問題。他的父母親感情出現過很大的問題。具體就說不清了。
沒關係的,孩子們。畢竟,在學校裡,那麼多學生喜歡他,同事們欣賞他。
畢竟,是他在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的啊。
兒子聽了很認真地地點點頭。
從此以後,沉默寡言的兒子經常會說一句話但是,爸爸給我們賺錢啊。
兒子比較靦腆,從小就特彆乖,什麼事都好商量,從來不會為難父母,也似乎不介意這些事。
不知道他到底怎麼想,但願長大以後會比爸爸強。
隻是女兒還是會和爸爸產生爭執,每次吵起來,倆人總是互不相讓,情緒非常激動。
我心疼女兒,又不能完全不給爸爸麵子。於是我對女兒說,不要這樣和爸爸說話,他是你的爸爸,你不可以沒禮貌。等下去說聲對不起,好嗎?
然後,私下裡,我對喬治說,請你想辦法和女兒溝通,首先爭取獲得女兒的愛,然後她才會聽你的話。
後來,喬治每天下班回家之前,都會先去便利店買各種零食糖果,進門就給倆孩子,希望得到孩子們更多的愛。
我在困惑中百思不解。明明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一看就知,不容置疑。
後來有一天,女兒認真地告訴我,雖然我不喜歡爸爸,但是心裡還是很愛爸爸的。
我回答她那就好。爸爸隻是不善於討人喜歡,其實他很愛你們。
還要記住,你們的爸爸還是個非常優秀的老師哦。
嗯!女兒一再點頭。我想,她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思考。
有一種不如人意叫做孩子們不喜歡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