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我吃驚地發現,生活不再那麼單調。我的生活開始逐漸變味。難以形容。
有elly在的時候,喬治都會性格大變,就像成了另外一個人。
每次一見到elly和她懷裡的寶貝,elly都會開心地對寶寶說快看,誰來了??哦,是喬治叔叔,喬治叔叔來了!
那孩子立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喬治總是充滿慈愛地叫著人家孩子的名字,臉上做出各種可愛或者搞笑的表情,嘴裡說著各種有趣的詞句。那個孩子被逗得嘎嘎笑出聲來。
elly也會和喬治有說有笑,看起來她和她的丈夫,我的丈夫,都是一家人的樣子。
她就是不和我說話。我也不再嘗試和她聊天。
一看到elly的寶貝哭,喬治立刻第一時間給elly遞上紙巾,手疾眼快的速度,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及時和積極。
原來,這個對我愛答不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肯陪我散步聊天,也不肯幫我搭把手做任何事的老外,竟然也可以對另一個女老外殷勤備至,熱情主動,無微不至,侃侃而談,滔滔不絕,風趣幽默。
他對自己的孩子冷若冰霜,理由是孩子還太小,所以還是乏味的,要等過幾年才會好一點。他對elly的小寶貝卻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成了人家孩子天天最盼望見到的可愛叔叔。
隻要tony發信息問喬治,是否有空去聚聚,喬治一定毫不猶豫就答應。然後立刻出門,丟下我一個人,和家裡空空的冰箱,空空的廚房。
哪怕我已經餓了一天,冰箱裡也沒有可以吃的東西。
除了最初的三個月,他還關心過我的飲食營養,後來就再也沒有問過,是否需要什麼東西。
哪怕我生病發燒,很不舒服,需要幫助;哪怕孩子們感冒發燒咳嗽或者腹瀉,嘔吐,需要照顧,他都好像看不見。
我們住的地方是偏遠的小區,配套很不齊全,沒有餐飲服務,也沒有菜市場。買菜很不方便。他不會替我買菜。理由是,工作太累。
那是我的妊娠後期,肚子大得不能做飯,腿腫的不能走路。
那段時間,我不喜歡吃雞蛋,家裡也沒有準備雞蛋,沒有豆腐,沒有肉類,嚴重缺乏蛋白質。而我卻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如何保證胎兒的營養。
幾次產檢,我隻能獨自去。因為喬治要工作。看得到彆人產檢都有人陪,我努力不羨慕。
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出現了產前抑鬱的問題,我沒有興趣關注自己和胎兒。
沒有娘,沒婆婆在身邊,沒有親友幫忙,我自己也懶得想辦法應對一切。
這是我的失誤。因為胎兒出生的時候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甚至懷疑倆孩子長大以後會不會是正常人,會不會智商為零?
我經常被這個念頭嚇得睡不著覺。這大概真的是產後抑鬱。
剖腹產之前一周,喬治非常嚴厲地命令我必須提前去醫院住院待產。
我感覺不到他是出於關心,還是僅僅害怕出現意外讓他手足無措,連120都撥打不了。因為他不會說漢語。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醫護人員,也聽不懂英語。
他照常上班去了。我獨自一人叫120去了醫院,自己辦理手續住下。
剖腹產手術當天,他請假一天,到了醫院,手術結束後,他就離開了。
最難熬的術後24小時,是我那個身體非常虛弱的妹妹通宵陪伴和照顧我,為我揉揉麻木難受的腿和腳,為我端水,擦身,陪我說話,讓我不會那麼孤單。
幫我度過那幾天的還有我的老父親。他病得一直很重,住的那麼遠,卻能夠每天坐公交換乘兩次,來到病房,陪著我,帶來我想喝的酸奶。
哪怕我因為發燒,傷口疼痛,天氣太熱而對老父親發脾氣,他也不介意,還是每天都會來病房守著,讓我知道,爸爸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