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前行,不要停下,即便你不認識路。為你指明路的,不是停止,而是前行。
《門後的童年》阿多尼斯
沒有孩子之前,我最喜歡教學,逛街,欣賞時裝,買各種漂亮服飾,總想讓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
有了孩子之後,我再也無心購物,對自己的外表逐漸不在意。
這大概就是母親這個身份的力量吧。我關注的內容發生了重大改變。就希望孩子們可以健康成長,德才兼備,不自私,不貪婪,不軟弱,不欺人。
我的索菲亞,比我想象得堅強。她獨自承受了很多不公正的事情,最後,告訴媽媽,她沒事了。
她非常努力地做好自己,在學校裡總是第一個發現身邊的人需要幫助,隨時隨地,樂於助人,因此開始獲得大部分的老師和同學的好感。
在家裡,她總是關注家人的感受,願意為了家人,放棄自己的選擇。
那一次,是聖誕節前夕,我們中獎的一晚星級酒店住宿。晚餐的時候,喬治決定帶我們一起去那裡的西餐自助餐廳。我突然特彆失落,差點哭了。我不喜歡西餐,隻想吃點簡單的中餐家常飯,或者小火鍋就好。
我不喜歡浪費,不喜歡那麼奢侈的西式自助餐,沒有自己喜歡的食物。
我並沒有想到,八歲的索菲亞注意到媽媽委屈的表情,和難過的樣子,立刻放棄了西餐自助餐廳。她果斷對我說,媽媽,我願意陪著你,出去吃你喜歡的中餐。
兒子沒有任何反應,他似乎從來不去關注家人的感受。看到女兒的體貼,我非常驚喜。
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女兒如此愛我,懂事,知道犧牲自己最喜歡自助西餐。
我帶著女兒走出了那個酒店,步行找到了一個小餐館,為她要了喜歡吃的東西。卻看到孩子的雙眼紅紅的,一直帶著淚光。
她沒有胃口。就那樣心事重重地看著我,吃不下東西。
店裡的服務員還以為飯菜不合口味,特意出去買來了女兒想要的糕點,依然沒有用。
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孩子很想吃西餐的。也許心裡是在想著弟弟和爸爸此時此刻吃的美味西式自助大餐,有不得不為了安慰媽媽,不得不吃中餐。
我是個多麼自私的媽媽!我告訴女兒,想回去吃西餐嗎?媽媽現在就帶你去,來得及的。
女兒搖搖頭。
她知道媽媽不喜歡去那裡,她隻想讓媽媽開心一點。
從此,我記住了,不可以在孩子麵前流露自己的不開心和委屈。
我深深地記住了女兒的那張帶淚的小臉。
後來,我發現女兒越來越關注我的情緒。她對我的情緒變化特彆敏感。每當稍微有點失神,或者不開心,都會被她發現。她立刻擔心地問媽媽,你不開心嗎?
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隻要有空,女兒總是用各色彩筆在紙上畫一顆大大的心,再寫上一行英文iloveo!然後交給我,看著我開心的笑容,她也很高興。
我把這些寫滿了愛的作品全都收集在一起。若乾年後,這將成為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看不夠的美好禮物,代表了孩子對媽媽無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