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遠方的生活走近了,就是自己現在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放遠了,就是彆人眼中的風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是最初的相識和選擇,決定了今天的一切。
聖誕節前夕,周六的夜晚,家裡沒人,孩子們需要我留下陪伴。睡夢中,忽然被門鈴驚醒。時間是淩晨兩點四十。
喝醉的喬治被三個同事攙扶著送回來了。十幾年來,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
怎麼要親自送他回來?我剛想問,就發現他的腳踝腫的厲害,一抬腳就疼痛難忍,不能走路。
這三個同事中,有兩個是學校的外教,另外一個是學校給我中方員工jane,也是其中一個外教judy的女朋友。
jane樸素白淨,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是真誠友善,judy是新來不久的美國老師,我並不熟悉,隻知道這一對同時在學工作的中外同事,認識不到一年就決定結婚了,倆人興高采烈地宣告喜訊,很快就雙雙辭職,飛到了美國去開始新生活。
不知道學校辦公室裡多少年輕女員工都在暗自羨慕嫉妒恨,我卻隱隱地擔憂著這個女孩的命運。。
不知道真正開始婚姻時候以後,一切會有多少的變數,中西方文化的衝突,和婆家人相處是否融洽,她自己在國內的家庭條件如何,是否還有很多牽掛,美國丈夫的生活習慣怎樣,有孩子以後會遇到那些困難和挫折,都是未知數。
身處一個比較奇特的涉外婚姻中,我的感受太多,也為所有嫁給老外的女子捏一把汗。
永遠都記得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見到這對學校裡一見鐘情的涉外戀人。她們的愛情故事相當簡單,又絕對地甜蜜,談得來,互相傾慕,就不顧一切在一起,典型的浪漫,但願不會暗藏任何後患。
我驚訝的看著家裡客廳坐著的這幾個人。喬治的腳怎麼了?
大家告訴我,回家的時候,喬治為了幫助一個路邊一個老人,天黑也看不清下台階,不慎踩空,腳崴了。
說說笑笑坐了一會兒就離去了。
我從來不問喬治晚上都是和誰,在哪裡喝酒,隻知道大概是城中央附近的酒吧街區。
沒孩子的時候,也曾經跟著他一起去過那樣的場所,欣賞小舞台上美女帥哥的現場歌舞表演,也目睹了喬治個女歌手之間無拘無束的熱情互動。
我有點不理解,因為自己在場顯得很多餘,但是喬治不以為然,他說隻是為了開心而已。
問題是,晚上十點以後,我必須回家睡覺才行,撐不住彆人喜歡的夜生活。
後來,我再也懶得去關注他和同事們去哪裡聚會,幾點回來,反正第二天早上起來,總會聽到他在自己臥室鼾聲如雷。
一直到了午飯時間,酒醒後的乏力不適,讓他沒有胃口吃飯,隻能喝點清淡的酸湯麵。
喬治曾經主動告訴我,作為一個已婚男人,酒吧不適合他,以後再也不去了。
我點頭同意。隻是後來他依然經常會去。去之前,他都會提前打電話征求我就意見。
我確實不介意,畢竟,他工作那麼辛苦,我真心希望他可以有機會放鬆和開心。
所以,我已經習慣了他的酗酒和晚歸。縱容了他的不良嗜好,導致了後來的局麵。
第二天,他的腳踝更加紅腫發紫,疼痛加劇。而且拒絕上醫院檢查。他以為休息幾天就好了。
我打電話給姑媽,姑媽說,腫得厲害就必須去醫院看看,說不定骨折了,快去醫院!
好不容易說服喬治,我從小區物業辦公室借來了輪椅,推著他,帶上他的護照,打車去了醫院。我替學校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陪著喬治看病,拍片,診斷是腳踝兩根骨頭發生骨折。
必須住院手術。而且一年以後必須二次手術。這次手術是用鋼板鋼釘,對斷裂的骨頭進行固定;下次手術就是取出鋼板和鋼釘。
倆孩子在家沒有人照顧。我卻不得不每天陪在醫院照顧喬治。這個時候,我的女兒也病了,高燒不止,需要住院治療。
我已經忙得失去了感知能力。沒有痛苦和煩惱,隻是不停地忙著,奔波於兩個不同的醫院。兒子每天被獨自丟在家裡,還好是假期,不用考慮上學和帶午餐的問題。隻需要每天給兒子留點簡單的快餐和水果,讓他自己微波爐加熱,其餘時間,他自己在家裡看書,看電視,等我們。
女兒在醫院非常乖,生怕媽媽太辛苦,什麼要求都不提,吃飯不挑食,打針不喊疼。發燒也不說話。
喬治更乖了。手術前後,他沒有喊疼,不舒服的時候都是自己忍耐。我發現,他的沉默寡言其實挺好。
每天按時吃藥,我是在早上去送飯,打開水,藥物安排服用之後,就給他提前買好午飯和晚飯,然後就去女兒的醫院了。他每天的午飯和晚飯都是吃涼飯。沒有人幫他加熱,他也不抱怨。
除了那次搬家時候,他急需剃須刀,我未能幫他及時找到,他意外對我發火之外。喬治對我的照顧和幫助,並沒有抱怨過。
手術後第四天,病房裡來了好多外國同事,大家七嘴八舌聊天調侃著喬治的那隻纏滿繃帶的腳丫子,還送來了各種親手製作的禮物,西方人的幽默感讓我受到感染,心情極為放鬆,特彆是當我看到喬治開心的樣子,和明顯的健談,我突然開始意識到,也許,和喬治相處困難的問題在於我。
明明他可以這麼風趣和機智,妙語連珠,而且總是能把周圍的人們逗笑,他的性格,不是真的自閉或者孤僻。
既然他的同事們喜歡和他在一起,學生們也都喜歡他,那麼,為什麼我不能喜歡他,他也不願意讓我喜歡?
在醫院,醫生護士們經常需要找我做翻譯,同病房的病友們也喜歡打趣,有時候會替我幫一下喬治,大家都對這個胖老外病友很好奇,總是喜歡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總想找機會和他說幾個英語單詞什麼的。
每天早晨見到我來醫院送飯,病友們都有很多話要給我說,他們看到了喬治什麼表情,做了什麼,都會一一給我彙報一遍,因為覺得好玩。
突然覺得,我們的同胞很可愛。
雖然有著暗自的難過,我卻沒有懼怕。
喬治受傷手術的事,我們一直瞞著婆婆。作為長子,喬治一樣是報喜不報憂,不肯讓父母為自己擔憂。
一直到出院回家後一個月,婆婆才得知了這件事。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封英文電子郵件,婆婆真心實意跟我道歉,說他的兒子不該酗酒,更不該出意外做手術,給我添了麻煩,真實過意不去。
我已經原諒了他。也欽佩婆婆對我的態度。這是一個母親應有的是非觀念,但願喬治下次手術後,再也不用在中國住院做手術。
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躲不掉,逃不開。那就從容麵對,勇敢解決,沒有過不去的坎。如果有,那就一個人冷靜地想一想,然後再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