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網絡
喬治的學校裡,總有娶了中國媳婦的外教,帶著他們的混血兒寶寶,也有少數是嫁給中國老公的女外教。
這些涉外家庭中,來自西方國家的教師通常都會說中國話,而且有的還說的相當不錯。他們的孩子通常容貌出眾,引人注目,聰明伶俐,中英文都流利地道,令人羨慕。
我和喬治婚後認識的第一對中外結合的夫妻,至今都難以忘記。
男方r來自美國,曾經是個樂隊主唱,又高又帥,學校裡所有的單身女員工都忍不住誇他眼睛太迷人。
女方l來自中國湖北一個小農村,鄉土氣息濃鬱的穿戴和氣質,總是和外教老公坐在一起,旁若無人地勾肩搭背,互相喂著水果零食的樣子,讓大家的目光躲避不及。
整個夏季,l都穿著粗布碎花裙子和一件傳統樣式的短袖,色彩搭配不忍直視;到了冷一點的春秋和冬季,她永遠都穿著一件紅色或者綠色的戶外衝鋒衣,來到學校辦公室工作。
也許隻有我一個人感覺眼睛受到虐待吧。l的優點是明顯的。她非常自信,不拘小節,總是和外教們談笑風生。當然,她也是英語專業畢業的。
我們認識,是因為那段時間,喬治經常邀請他們到我家聚會。在我看來,這倆人趣味相投的一點,就是從來不願意花錢。
來我家總是空手出現,我們不計較,比較大家聊得很開心。
去他們家做客,才發現她家裡多數物品用具都是跟彆人要來的,包括嬰兒用品,兒童學步車,三輪車,自行車,滑板車,和各種玩具。
l得意地告訴我,她們都不買東西,需要什麼,就跟親友們開口要。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因為我孕期給孩子們提前買的一些嬰兒推車搖籃之類的東西,還是在網上找的二手轉讓品,自己坐公交一個多小時去取回來的,為了省下一點錢,接濟婆婆和她的女兒讀博士。
我不喜歡比較,但是這世界真的很奇妙。
每次學校裡組織外出活動或者聚餐,這對夫妻首先會問交費嗎?
如果不是免費的,他們一定不會參加。
後來,在他們的混血女兒兩歲那年,l又懷孕了。這一次,他們兩口子決定向同事們索要一輛雙胞胎推車,可以一次推倆寶貝出門散步,讓人看著就羨慕的那種專用雙座嬰兒推車。
我們已經用壞了兩輛這樣的專車,都是自己在網上淘的,舍不得買個優質品牌產品,所以質量有問題,而且這種家夥看起來非常拉風,實際上很不好用,推起來費勁,特彆是遇到台階,上坡的時候,倆孩子,衣服鞋襪穿戴整齊,加上推車本身的重量,還有一些吃的喝的瓶瓶罐罐,大概有至少七八十斤的分量,我一個人無法搞定,有些時候,小區的大門,單元門的寬度不夠,進出都是問題,急的我一身汗,必須找人幫忙應對。
在學校的晨會上,帶著一臉迷人的笑容,r先生愉快地向大家報告了好消息我的太太又懷了寶寶,我們希望大家為我們送的禮物是一輛雙胞胎嬰兒推車,謝謝!
夫妻倆依偎在一起,從同一個角度,對在場的所有領導同事們展現他們千年不變的幸福表情。
沒有人說話。
第二天,有一位老師開始挨個向大家收取份子錢,湊夠一千就可以買一輛全新的。但是除了兩個男同事每人拿出了50元,女外教們紛紛拒絕出錢。她們說,不好意思,我沒帶錢,我必須湊份子嗎?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真的必須要為同事索要的大禮湊份子嗎?
為什麼我的孩子需要的用品從來都直接自己買單,沒想過跟彆人索要呢。
我做不到。但是,看到錢都不夠的時候,喬治二話不說,拿出了五百,校長拿出了四百,就這樣湊夠了一千元。讓我負責在網上買了這份大禮,送到他們家。
寶寶終於出生了。同事們都懶得去看望。
大家都等著這個寶寶滿月了,會收到r先生夫妻倆的邀請函,大家聚餐慶祝一下。這是西方文化裡沒有的做法。但是經過學校裡中方員工的宣傳,外教們也一起期待著。
但是,一直到了這個寶寶百天之後,還是沒有任何消息。
不久,我們突然收到了來自夫妻倆的電子郵件,製作精美,帶著動聽的音樂和照片,用英文向大家彙報這個寶寶已經出生一百天的喜訊,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關愛。
我忍不住回複了一段話。
恭喜你小寶貝,可是我們都不知道你是哪天滿月的,哪天百天的,你的父母連這些都沒有通知大家,而我們還在等著參加你的百天宴。這是我們中國人約定俗成的禮節,既然收了大家的禮物,就要舉辦百天宴表示感謝的。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l女士的回複。她說非常抱歉,我們不給孩子慶祝滿月和百天。
算了。這個話題根本犯不著繼續討論。
喬治對這件事毫不在乎,聳聳肩的事而已。他和r依然是好哥們。
不久,我們有幸一起坐飛機出去,在機場相遇。喬治和r先生和之前一樣,一看就是關係不錯的朋友。我卻不想搭理l。
在機場超市,給孩子們選購的時候,r突然走過來,為我手裡的兩瓶飲料買了單。他說,我知道你認為我們比較在乎金錢,為了讓你不要介意,就讓我給你們買點東西吧。
我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也許是我對他們有偏見。他們也許是對的。都是工薪階層,平時沒必要的開支就應該節省。
也許是喬治和我總是不用心理財,不懂得努力攢錢,總是窮大方,比如我家龍鳳胎寶貝的滿月晚宴,白天宴,全都是選了比較好的大餐廳,邀請了所有的領導同事和朋友參加,擺了十桌,每桌花費上千元,花了喬治整整一個月的薪水,也是當時給父親做完心臟手術後,我們僅有的積蓄。
而學校的五個中方女員工每人20元,聯合簽名湊了100元的紅包交給我這個忙亂不堪,嚴重睡眠不足的孩子媽媽。
這是我父親的心願,要誠意對待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朋友,讓大家分享我們的喜事。
類似這樣的事情,後來再也沒有發生過。美國外教連續生了五個孩子,也沒要過大家的禮物,也不用安排酒店包席進行所謂的慶祝活動。
這是一對普通的涉外婚姻夫妻,女方來自農村,父母都沒有養老保障,同住一起,就為了包攬家務,帶孩子;外教在老家也沒有自己的房子,需要努力攢錢,等到退休的時候,可以回去買房子養老,不用拖累子女。
他們有著最普通的生活方式,量入為出,節儉度日,避免人情往來,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這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而注重形式和禮節,不去過多擔憂未來,也缺乏對未來的規劃,卻是我們喜歡的生活。沒有對錯。
也許,當年我們是按照國人的習俗,為了老父親內心的滿足,也為了孩子們今生到底好運高照。如今回想起來,那些熱鬨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我看到自己疲憊不堪,卻依然滿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