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楊絳
我依然倆孩子在國際學校幼兒班的兩年裡,回家是沒有作業的,雙休日,寒暑假,節假日,都可以完全放鬆身心的玩耍。
看到身邊所有國內家庭的孩子都比我們辛苦,跟著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總是忙著參加各種文化課輔導和學習,記不完的百家姓,三字經,唐詩宋詞,還有英語入門培訓課,甚至還有數學課外輔導,我有些糾結。
國際學校的不要求孩子們學這些內容,喬治也不同意。他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就不該提前學那麼多所謂的知識,假期就應該儘情地玩耍,探索,放鬆就好。假期不可以繼續學習。
我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徘徊,充滿了不安和迷茫。
我擔心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內容不夠充分,又擔心他們的童年不夠天真爛漫充滿歡樂。
我怕自己做得不夠好,錯過了早起教育的大好時機;又怕自己做的過份,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終究是要尊重喬治的意見,當時住的比較偏遠,學校附近沒有任何幼兒培訓機構,也沒有太多精力接送孩子們去更遠的地方參加早教活動。
曾經瞞著喬治嘗試過一次,在一個周末,我和幫忙照顧孩子的小寧阿姨一起,特意帶上倆孩子去了十公裡外的一個早教機構,準備讓孩子們體驗一番。
沒想到,女兒根本就不肯配合那裡的年輕老師,把老師當空氣,自顧自地走到那個活動場所的另一邊,然後旁若無人地自己玩了起來。
我看到那個老師一臉無奈的表情,就這樣被這個無法控製的小女孩徹底打擊了,她隻好同意我們帶孩子離開了那個地方。
小寧阿姨被逗得一直笑。她說,還早教培訓呢,他們還想讓咱娃上課?咱娃才不上什麼培訓課!
回到家裡,把這一切告訴了喬治,他並沒有生氣,而是聳聳肩,帶著輕描淡寫地表情,對我說,以後,任何的早教課程都不用考慮。節假日就讓孩子玩個夠,比如遊樂場,動物園,或者出去旅行。
幼兒班就這樣輕鬆結束。
期間,孩子們有時候也會不聽話,惹我生氣,我儘量忍耐,除了一次,趁著喬治不在家,我的情緒失控了。那天,我再也無法克製自己的煩躁,對孩子們大吼了幾句。真正的大聲嗬斥,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麵目猙獰的那種。
沒想到,第二天在學校教室裡,我親眼目睹兒子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對小朋友發出一聲大吼。
那個英國小男孩被這這突然發出的吼聲嚇呆了。美國女老師也被驚呆了。她緊張地蹲下來,看著小傑的眼睛問你怎麼了?為什麼這麼生氣呢?你不需要這麼大聲的,可以慢慢告訴老師嗎?
那一瞬間,我被內疚和自責淹沒。
這分明是孩子無形中在效仿媽媽的不正確舉動。他以為,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應該采取大吼大叫的方式去解決。他一定是跟媽媽學會了發脾氣。這讓我倍感自己責任重大。
那天,在教室裡,我看到女兒是被老師提高了音量的一句話嚇到大哭不止。
老師吃驚極了,也是立刻蹲下來關心地詢問索菲亞,你這是怎麼了?為什麼突然這麼害怕我?
那天回到家,我第一時間就和孩子們坐下來,談心。
寶貝們,今天媽媽要跟你們道歉。昨天是媽媽錯了,大人不可以對小孩子那麼凶的。對孩子發脾氣,隻能說明媽媽沒有好辦法了,說明媽媽萬能。那絕對不是你們的錯。
女兒說,可是我們不乖呀,媽媽你沒有錯!
不是的,孩子們,媽媽大吼大叫的,多麼沒有禮貌!你看今天,小傑學會了對同學大發雷霆,嚇壞了小同學,這是不對的,知道嗎?女兒,你又變得那麼膽小,彆人說話大聲一點,都會把你嚇哭,這是媽媽的錯。對不起,你們要記住媽媽今天說的話,以後不可以無緣無故對彆人那樣吼叫,也不要害怕老師,老師隻是和你說話而已,不要哭了,好不好?
兩個孩子眼圈都紅了。他們懂事的點點頭。從那天開始,我再也沒有對孩子那麼凶過,更沒有動手打過孩子。因為我不想讓孩子們學會拳腳相加,不願讓孩子看到自己信賴和無條件深愛的媽媽竟然還會打人。
我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做人的基本品德和修養,長大以後也會彬彬有禮,不卑不亢,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發脾氣。
國際學校的孩子們,五歲就上小學一年級了。然後也不需要小升初考試,沒有升學壓力,上學必須帶著平板電腦,跟著老師的要求,在網絡的學習資源裡完成各科學習。
喬治負責在每天晚上給孩子們一起讀書,講一些睡前故事,英文的。這是他積極主動完成的工作,此外就是經常陪孩子們玩一些美國的桌麵遊戲,都是我看不懂的,因為我是從來都不喜歡玩任何遊戲的那種人,除了曾經嘗試過俄羅斯方塊。
女兒在六歲那年進入了第一次叛逆期。那一年,她經常會把媽媽我氣得偷偷哭。
比如,每天下午三點半放學的時候,彆的孩子都跟著父母回家去了。我的索菲亞就是不肯回家。她就坐在學校前天辦公沙發上,嘴裡重複一句話我不想回家,我還想在學校玩。
可是我的兒子很想回家。我隻好一直耐心地勸女兒,回家去吧,家裡有新買的玩具,有好吃的東西等著你
沒有用。無論我怎麼說,女兒就是不肯回家。每天下午都是如此。看到兒子急的想哭,我也急的想哭。又不能對女兒發脾氣。特彆是還有一些老師在場的情況下。
隻能陪著女兒,一直勸,差不多兩個小時以後,她才不情願地同意和弟弟一起,跟媽媽回家去。我已經精疲力儘。
每次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我都隻能求助於書籍。買來幾本書,研究了一些關於六歲兒童心理特點的分析和建議,我獲得了很多幫助,也理解了孩子。
原來,六歲的孩子確實容易出現嚴重的逆反,被孩子氣哭也是正常現象,不必過份擔憂,不用難過,不用害怕,一切都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