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生活的儀式感,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兒童心理課堂》
說來話長。
我知道,很多親友都在批評我,說我不顧孩子們內心的想法和真正的喜好,總是擅自做主安排孩子們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一樣可以持久。
回顧總結一下,我確實讓孩子們學過太多的東西。
比如周末的美術培訓課,也嘗試過一年半,請過美術學院的大學生上門做家教,也帶孩子們去了畫家朋友的家庭素描入門班,最後參加上海某美術培訓機構,學費高昂,但是環境非常好,交通不便利,我們努力克服了,起初倆孩子興致勃勃,都畫得很開心,年輕的美女老師也教得很用心,學會了動漫的畫法,沙畫,還有彩泥製作,水彩畫,水粉畫,產生了不少靚麗的作品,讓我期待著可以看到孩子們有作品去參賽的時候,又停滯不前。
老師開始教素描寫生之後,孩子們就不情願再去參加學習。這期間,我又忙於去醫院照顧病危的父親,喬治做不到替代我去接送孩子們參加校外的任何活動,美術的學習就告一段落。
還好孩子們學會了一些基本繪畫技巧,平時有空了偶爾也會認真畫一副畫,畫得還不錯。我想,他們開心的樣子,和用來放鬆的過程,就是這些學習的意義了。如果不能參加國際少兒美術大賽,不能取得我期待的那些榮譽,那又有什麼關係,畢竟他們沒有那麼愛好畫畫,我不必強求了。
我從小練習書法,堅持了十年,特彆喜歡隸書字體的柔軟和飄逸,也曾參加書法比賽獲得一等獎來著。上了大學就沒有用武之地了。也許怪我自己情緒低落和消沉,沒有積極去尋找書法社團吧。
在孩子6歲那年,我也開始嘗試教孩子們學著練習中國的毛筆字。倆孩子學得挺快。隻是,第二天就不肯繼續了。倆孩子含淚說覺得手指頭太累。
之後,我買了書法練習冊,要求倆孩子每天練習毛筆字十分鐘。孩子們在抵觸的情緒中堅持了連個月不到,還是放棄了。
我抽空還是會練字,女兒都會開心地模仿我,跟著字帖直接寫古代篆字,她覺得很好玩。我依然沒有強求。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算不算是儘力,我隻知道,我的心已經累的稀裡糊塗,顛三倒四,失去了方向。
可是,本老媽是從20歲開始迷戀吉他的。後來又迷戀架子鼓。
斷斷續續自學了那麼多年,在孩子們五歲那年,我參加了一個麵對大學生的吉他社,交了學費,學會了幾支歌曲的彈唱,然後重複彈唱了無數次。
每次在家裡彈唱吉他,“有沒有人告訴你”的時候,女兒總是會帶著欣賞的目光,安靜地看著我,那眼神,就好像媽媽是個大明星一樣。
然後我試圖教孩子們彈吉他。每天放學後,十分鐘的吉他輔導時間,兒子卻非常抵觸。女兒也沒有多少興趣。試了三次之後,我選擇放棄。這應該是順其自然的事。如果孩子們喜歡吉他,那就不用我強求。所以,就這樣吧。
在我彈唱那幾支歌曲無數遍之後,11歲那年,女兒說了媽媽,你為什麼總是彈這幾首歌,換一個好不好?
可是我還不會彆的曲子,還要花時間練習才行。而我,已經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彈唱一首新歌,彈哪首新歌呢?我隻知道,為了陪護老父親,照顧家人,我已經兩年沒有摸過吉他了。
學會彈唱八年之後,我突然又被抑鬱的情緒攻陷,突然不再喜歡吉他了。
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之前一直都在期待,總有一天,我會有機會認真學習和提高吉他水平,可以像所有的吉他民謠歌手那樣,輕鬆自在地彈唱任何想唱的歌曲。那是我向往的境界,一個一直沒有實現的夢想。
我卻無力地選擇了放棄。甚至都不想聽任何人彈奏吉他。我沒有一個朋友會吉他彈唱。
哦,我想起來了。
曾經教過的一個大學生,他愛好吉他彈唱,而且一直試圖組建自己的樂隊來著。他本來願意教我,隻是我非常不好意思跟自己的學生學吉他。後來,他介紹我去結識他的一個朋友,一個酒吧主唱吉他歌手,也願意收徒弟的一個歌手。
我卻始終沒有去拜見。因為,那時候我的孩子們才三歲,我每天忙得人仰馬翻,昏天黑地,飯都吃不上,體力很差,我實在抽不出時間去拜師。隻是我的情況,單身的大學畢業生理解不了。後來,他不願再幫我,逐漸失去聯係,遺憾就此錯過。
最後,我自己迷上了架子鼓的節奏感。所以期待孩子們可以學習架子鼓。連續詢問了三年,倆娃都說他們不想學。最後,我決定自己報名學一次。當我在一家人吃飯的飯桌上宣布了自己的決定,順便又問你們想不想跟媽媽一起學鼓?想的話,可以加入。
好呀好呀!
我意外地讓孩子們和我一起報名學習了三個月的架子鼓入門課程。
這是我非常難忘的一段經曆。
我們娘仨報名的是家庭三人班,算是了吧,年輕的老師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地帶我們進入架子鼓的節奏世界裡,我們學會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學會了看鼓譜,而且學會了初級曲目的演奏,不知道孩子們感覺如何,反正我的心情是真的很激動,在網上買了一套二手雅馬哈電鼓,在家抽空自己練,感覺有點搖滾,有點潮牌,有點接近夢想。
幻想著有一天或許還能在樂隊裡打鼓伴奏,越想越開心。
實際上,同樣的課程,兒子比我進步快很多。他的節奏感很強,很少犯錯;隻是遇到挑戰的時候,他依然會忍不住眼淚流下來,儘管老師一直都在鼓勵他,認可他。
女兒學到一半的時候,跟不上了。她很想繼續學,但是又因為跟不上課程,自己煩躁不安,影響老師的教學,無法繼續。
我決定讓女兒暫停,自己和兒子繼續學習,每次下課回來,再慢慢把新的內容教給女兒。這樣嘗試了一個多月,我竟然成功了。女兒也一直在進步。
後來,學校的才藝秀舞台上,倆孩子都通過了節目審核,都展示了一段架子鼓演奏,雖然隻是初級水平,他們也深感自豪和自信。
至於我們母子三人架子鼓學習暫停的原因,那就是我無法進步了。某些節奏,我總是不準確,總是快十分之一秒,或者慢那麼多。關鍵是,我記不住拍子。一支曲子到哪裡就該變換節奏型,可以加個花的時候,我總是會輸錯了拍子,錯過那個小節,很挫敗。
不知道史上有沒有中年大媽零基礎學習架子鼓成功的,我暫時不得不停下來。
我期待著孩子們可以一直進步,特彆是兒子,他的悟性很高,凡是他聽到的歌曲,都可以跟著節奏打鼓到最後,而且他記憶力特彆好,很少出差錯。
可惜,兒子選擇了放棄。他覺得,四肢並用一直打鼓,體力上吃不消。
嗯,那好吧,暫停。我已經儘力了。
這是我在乎的儀式感。活著,就要嘗試學習新的事物,儘可能地發現自己的潛力和興趣愛好,並且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提高。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你還會有可能進一步發展這個愛好,讓自己有更多才藝,和技能,它甚至可以幫助你生存。
我知道,基礎已經具備,未來有一天,一旦有機會,孩子們一定可以繼續打鼓,也許還會登台演奏,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