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之誰與爭鋒!
晌午時分,水軍方才巡視完畢,明教群雄與周芷若等下得戰船,楊逍同眾人來到軍中大帳共同用餐。
直至下午,忽見轅門小校來報武當派俞蓮舟,殷梨亭二俠已至,楊逍等急忙出去迎接,不多時已將二俠迎進帳中。
周芷若心中微微一動“卻不知青書來了沒有?”然見宋遠橋,殷梨亭之後跟著八名道人,宋青書卻不在其內。
周芷若上前行禮道“俞掌門,殷六俠彆來無恙!”
二俠見到周芷若,忙施手還禮,俞蓮舟道“想不到周掌門比我等卻先到一步,我等畢竟腳程慢了!”
當周芷若問明宋青書狀況時,俞蓮舟隻道“那日青書回到武當之後,沒過幾天便離開了,也不知去了哪裡?實在讓人擔心!”
周芷若明白他是心傷宋遠橋之死,不願留在武當,這才離開,心中不禁甚為難過!道家講究修心養性之說,那麼外出遊曆一翻,於他而言,卻也並非是件壞事,她想通此節,不由心中暗自為宋青書祈禱!
楊逍與明教群雄低聲商議道“此次英雄大會乃抗擊韃子,怎麼隻來了武當峨嵋以及碧水宮三派,其他各大門派居然不來,實在令人氣憤!”
範瑤道“我想此事必定事出有因,連少林派都不來了,其他各門派又怎會來?”
周顛怒道“這些人口口聲聲說要殺韃子,興漢室,結果關鍵時刻全成了縮頭烏龜!”
這時分又有士兵來報“衡山,嵩山,橫山,泰山四派掌門各率領門下弟子前來相助抗敵!”
眾人不禁感到奇怪,這四派與華山派號稱五嶽劍派,但畢竟這四派剛在武林創立不過幾十年,聲名莫說比不上丐幫、少林、武當、峨嵋、華山、崆峒、昆侖、青城諸派,便是連海沙派、神拳門等幫會也是不如。華山派上下自來便看不起這四派,因此在外並不願稱五嶽劍派!
範瑤心道“畢竟來者是客,且又是來相助我們抗擊韃子的,還是請進來吧?”當即命人將四派掌門及門下弟子請進大帳!
不多時便走進百餘名手持長劍之人,他們服裝各異,分為黑、黃、紅、青四色,為首有四人站出,這四人三男一女,年齡均不過三十出頭。
其中一黃袍男子拱手道“”“嵩山派掌門左嵩陽見過明教群雄以及峨嵋武當兩位掌門!”
楊逍,周芷若,俞蓮舟等急忙上前還禮,眾人見這左嵩陽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便知其內功十分了得。
左嵩陽心知在場眾人對四派掌門並不相識,於是指著身旁一位穿著黑色長裙的女子道“這位是恒山派掌門縹緲道尊,恒山派上下儘數為女弟子,多數為出家人,但這位恒山掌門並未出家,乃代發修行!”
眾人見此女子不過三十,膚色雪白,麵容極美,身材婀娜,倒似個千金小姐,渾不是武林中一派掌門之樣。
卻聽縹緲道尊道“小女子任恒山掌門不過一年不到,未及知會諸位,還望恕罪!”群雄聽她聲音及其動耳,人又如此有禮,紛紛謙遜!
左嵩陽又指著第二位身著青衣男子道“這位是泰山掌門何少雲道長,乃是東靈道長之徒!”
眾人一聽,紛紛想起,三十多年前,那東靈道長與百損道人一戰威震武林,那場比試似乎是東靈道長更甚一籌,百損道人不久後便亡故,而東靈道長卻開創了泰山一派,自那一戰後,東靈道長便再未下過泰山,江湖上也聽不到他半點消息!左嵩陽心知眾人不識何少雲,因此將其師祖抬了出來。
武當,峨嵋兩派掌門忙上前見禮,俞蓮舟道“尊師東靈道長可曾安否?”
何少雲抱拳還禮,聲音哽咽,道“蒙俞掌門下問,家師自半年前便生了場大病,加上年事已高,拖了幾個月,已於七日前,也就是正好接到英雄貼那日終於亡故!”
眾人聽得幾十年前名震天下的東靈道長已死,紛紛傷感,卻聽左嵩陽又指著第三位身穿紅袍的男子道“這位是衡山派掌門尹浩先生,精通音律,文武全才!”
尹浩忙道“不敢,不敢,左掌門過於誇獎了!”
眾人聽說衡山派弟子不止要學習武功,更要學習音律,那麼掌門人精通音律倒也不足為奇!
楊逍請眾人坐下後,他自己卻坐在中間龍坐的左邊,範瑤左於右邊,青翼蝠王為下,再往下麵則是五散人,五散人之後卻是五行旗掌旗使,接著是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人,那中間龍座卻空著。
風一陣道“我說楊左使,範右使,中間那張龍椅富麗堂皇,卻為何不就坐啊?”
楊逍道“這座椅乃敝教張無忌張教主之位,旁人又有誰能坐上去!”
那朱元璋聽後心中一震,手中酒杯竟爾顫抖!
這時分,又有校兵來報,說門外來了九位女子,其中一位身穿黃衫,其餘八位各持短琴長簫!
楊逍等大驚,知是古墓派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黃衫女親至,急忙與眾人一起迎了出去!
俞蓮舟與殷梨亭心知此女武功出神入化,猶在周芷若之上,因此也跟了出去。
那明教乃主人家,出門迎接那是理所當然,武當也跟著出門迎接,乃是敬重神雕大俠楊過與女俠小龍女之故!
但嵩山等四派與碧水宮見周芷若未動,因此便沒跟出去,慕容雪悄聲問道“看明教和武當似乎很在意這黃姍女,莫非此女名氣很大麼?”
周芷若道“此女名氣倒不甚大,但武功卻高深莫測,我便曾敗於其手!”
慕容雪等人聽後,心中大驚,眾人皆知周芷若武功何等厲害?這黃衫女能打敗她,那顯然武功更加深不可測。
風一陣與鄧青風心道“這趟中原倒也沒白來,見識了這許多厲害人物!”
不多時,楊逍便已將黃衫女接入大帳,芷若見其仍是如以往一樣,身後帶了八位女子,其中四女手執長簫,四女手持短琴。
眾人見那黃衫女出塵如仙,均為之心醉,紛紛上前行禮!
那黃衫女對眾人報之一笑,便往右手邊空位坐下,不再說話,那八名侍女也站其身後,神情非喜非憂!
隨後陳友諒也來了,楊逍派出五行旗使前往迎接,那陳友諒隻帶了張定邊一人,他步入大帳後,與眾人紛紛行李,他雖害怕黃衫女,卻也不失禮數,仍上前拜見!黃衫女隻淡淡一笑,並未理會。
楊逍道“有勞峨嵋,武當,古墓,碧水宮,以及嵩山,衡山,泰山,恒山八大門派前來,敝教上下深感榮幸!”其實已聲望而論,嵩山,衡山,泰山,恒山四派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武當,峨嵋的,隻是楊逍見他們一接到英雄貼,便急忙趕來,這痛殺韃子的決心令人敬佩,因此在言語間也將這四派抬高不少!
群雄見他如此客套,紛紛道“楊左使,過謙了!”
楊逍歎了口氣,道“此次我明教廣發英雄貼,各門各派,各個幫會可說均已發到,並無遺漏,貼上也言明,抗擊韃子,共商破敵之策!但是隻有在坐的八大派到來,那少林,昆侖,崆峒,青城,華山等各大門派甚至丐幫,巨鯨幫,神拳門,海沙派,湘西排教,雲南五毒教,青海派等這些成名數百年的門派竟無一人來到,這實在令人頗為不解!”
殷梨亭道“彆的門派倒也罷了,隻是那少林自古以來便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空聞方丈乃當世神僧,他又為何不來,這實在讓天下人齒冷?”他與楊逍乃翁婿,說起話來自然向著明教,少林數次前往武當鬨事,他是個愛憎分明之性情中人,因此他對少林實在沒什麼好感!
彭瑩玉站起,道“諸位,汝陽王兵威正盛,七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鋪天蓋地而來,本教在中原又損失慘重,這才召開英雄大會,號召群雄,一齊抗敵,不想他們竟無人前來,想半年前,大家還在屠獅大會上由敝教張教主指揮,共同殺敵,而今他們各個號稱英雄豪傑,卻坐視韃子強盛,這與那些見死不救之無義之徒有何兩樣?”
群雄聽後,紛紛歎息,說不得也接口道“便是僻處蓬萊的碧水宮,他們向來足跡不履中土,還有古墓派的這位黃衫女俠,她向來深居簡出,極少出終南山,她們這兩派此翻亦前來相助,何謂英雄豪傑?相信這普天之下明眼人一看便知!”
慕容雪心中頓感慚愧,心知自己實是為了找回傳國玉璽,這才陷入這場戰爭,如今可算是違背祖訓了,見明教誇獎自己,頓時耳紅心跳,不知如何是好?隻得起身道“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是先父交給本尊的聖賢之信,然韃子殘暴,我等有識之士又豈能坐視不理?”群雄聽後,均覺有理!
黃衫女突道“各大門派便算其中有個彆奸佞之輩,那也在於少數,怎麼全體都不來,難道諸位不覺得奇怪麼?”
範瑤道“這一節我們也想過,隻是想不出什麼原因?”
黃衫女道“少林寺渡劫神僧被殺一事想必大家都清楚!”群雄聽後紛紛點頭默認!
她又道“少林寺自古以來便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寺內的和尚們從來都隻吃齋念佛,與世無爭,數百年來,他們少林寺集體大規模出動的隻有兩次先例,第一是北宋末年,少林寺和尚全寺僧侶儘數趕往大遼營救蕭峰。第二便是去年,少林寺和尚受混元霹靂手成昆挑撥,遠征光明頂!除了這兩次外,諸位何時還見過少林寺有大動靜過?”
群雄聽後,均覺她所言乃是實情,俞蓮舟道“楊姑娘,可此次乃抗擊韃子乃光複大事,少林高僧卻為何不來?”
黃衫女並不回答,道“我相信明教群雄一定覺得很奇怪,我並未接到英雄貼,卻為何會不請自來?”
她此言一出,明教自楊逍範瑤以下儘皆站起,楊逍道“楊姑娘,嚴重了,我本想與姑娘發帖,但隻知姑娘在終南山,那終南山何等之大?古墓入口實在難以尋找,這才未發英雄貼,但是姑娘能來,不論何種原因?那都是我三軍之幸!”
黃衫女淡淡一笑,示意明教群雄坐下,道“其實在七日之前,我曾經到過嵩山少林寺!因為渡劫之死,牽動整個武林,我不能視而不見!”
群雄一聽,竟敢驚奇!周芷若心知這其內必有重大隱情,因此道“那空聞方丈可說什麼了?”
黃衫女道“空聞方丈交給我一封書信!”隨後向她身後一名侍女點了點頭,她道“周掌門,我想借你一位門人可否?”
周芷若對身後的靜玄點了點頭,靜玄便站起身,步入場中,黃衫女讓身後侍女將信交給靜玄,道“有勞尊駕將此信當眾朗讀出來!”
靜玄點頭示意,待她拆開信後,一看信的內容,實在讓她不寒而栗,她想念,卻又十分驚懼,顯然信中的內容讓她非常震驚!
周芷若道“靜玄,你隻管將信中所述念出,不必驚慌!”
靜玄道“是!”隨後她逐字逐句的念道
“明教光明左右使攜青翼蝠王告知三軍四路元帥朱元璋,常遇春,徐達,湯河
少林、峨嵋、崆峒、華山、昆侖等門派以及丐幫、海沙派、神拳門、巨鯨幫等幫會當初圍剿我大光明頂,殺死我多名教眾,此仇若不報,我等愧為明教中人。但此刻乃抗擊韃子之時,絕不能與中原武林為敵,我教已發出英雄貼,待在大江之上滅了韃子之後,這些武林門派已失去作用,等他們渡船南歸之際,命朱元璋,徐達,湯河,常遇春四位元帥率領水軍,將這些武林中人儘皆圍剿,殲於江底,凡接到此令,幾位元帥可帶領人馬已剿滅張士誠為由南下,待中原武林人南歸之際,汝四人領軍在長江之上截殺,不得有誤!”
群雄聽後,均大吃一驚,不知如何是好?
卻聽周顛跳起來道“簡直胡說八道,是誰在惡意栽贓?”
黃衫女拿過書信遞給明教群雄相互查看,她道“這上麵的字跡和楊左使的是一模一樣吧?再加上信後那火焰飛騰的大印,印上刻有中華明教四字,這封信彆人便要偽造隻怕也並不容易!”
楊逍一看,這字跡的確與自己十分相像,那信下的大印也確實是千真萬確,一時心中暗思“這是怎麼回事?誰能模仿我的筆記?還有這大印並非作假,那確實是我明教大印!”
他心念急轉,突然想道“這朱元璋前些時日說要征討張士誠,領軍前去,這莫非……”
範瑤道“楊姑娘,就因此那空聞方丈便不來英雄大會?而其他各大門派又是怎麼回事?”
黃衫女道“空聞方丈說他雖感激貴教張教主一再出手相救,但此信卻又真實無疑,且他還探聽得知貴教中朱元璋元帥確實是領軍離開江南,這種種的跡象確實是證明信中內容屬實,因此他傳書各大門派,讓各位掌門不要參加此次英雄大會,隻不過,茲事體大,為了貴教以及張教主聲名,他並未將此事對外公開!”
周芷若這才清楚為何其他門派未來,便道“不錯,少林乃武林泰山北鬥,空聞方丈既然親自致信於各大門派,那麼其他門派掌門必然知道其中有重大隱情,那麼他們不來英雄大會,也在情理之中!”
明教群雄均氣憤異常,那周顛更是火冒三丈,道“是哪個孫子這麼卑鄙無恥,敢陷害我明教?要是被我抓到,看我周顛不活剮了他!”
楊逍突然厲聲道“朱元璋,我問你,你突然請命出兵征討張士誠,到底是何居心?”
那朱元璋一聽,心中驚駭不已,急忙起身,拱手道“楊左使,那張士誠在江浙邊境殺我眾多教眾,搶我城池,這些整個明教上下都非常清楚!”
楊逍聽後,心知他所言不虛,因此又陷入沉思之中!
黃衫女看著朱元璋,心道“此人巧言令色,絕非等閒之輩!”道“那張士誠據說也是位英雄豪傑,他占據江南,抗擊韃子,不知貴教如何與他結怨?甚至不惜兵戎相向?”
範瑤道“楊姑娘有所不知,想當初,我們明教大軍基本在中原抗敵,中原失敗後,不得已退到這長江以南之地,而江浙兩省皆乃張士誠地盤!我等與其商議,雙方聯手共同抗擊韃子!”
周芷若點頭道“汝陽王率領七十萬大軍屯兵江北,兵甲漫天,張士誠身為一方領袖,必然知道厲害,他定會同意與你們聯合抗擊韃子!”
範瑤道“周掌門所言不差,那張士誠確實答應與我教聯手抗敵,因此他讓我明教軍隊駐紮在建康城外!但是不過半月,突然在一天夜裡,張士誠手下有一部將突然來到我軍營,說讓我等注意防備,張士誠勾結汝陽王半夜會來劫營!”
周芷若道“不對,已張士誠的為人絕不會與汝陽王相互勾結!”
範瑤道“這一節我們當初也想過,雖然這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卻不可無,因此我們將軍隊事先埋伏在軍營之外,隻留一支疑兵在營中,且看那張士誠到底會不會來劫營?”
五散人中說不得道“誰料,那夜間,張士誠果然率領大軍前來劫營,被我軍殺的大敗,他引軍退回城內,不想他手下幾位將軍不滿他與韃子同流合汙,居然起兵反他,他一敗再敗,最好隻好引著殘兵一路往西退往杭州!”
範瑤突然對角落裡的陳友諒道“這場戰役,張士誠損失慘重,他號稱有精兵五十萬,這一下,他兵馬大亂,逃散無數,陳友諒陳元帥在這場戰役後,收獲不小吧?”
那陳友諒在張士誠引兵逃去杭州時,見其在江南的兵馬大亂,因此打出抗蒙旗號,不斷收錄張士誠的兵馬,那些殘兵本就是個個為了殺韃子這才揭竿而起,他們既不能投明教,見有人招募,故而紛紛投奔陳友諒,致使陳友諒力量迅速膨脹,幾個月不到,便有十萬大軍在手。
他知手下軍隊有一大半原是張士誠的兵馬,對於範瑤之言,忙道“生逢亂世,我們為了天下百姓揭竿而起,這些殘兵若無人收複,不加約束,萬一他們擾起民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周芷若心中思索一陣,突道“楊左使,當初向你高密的那個張士誠的部將現在人在何處?可否請他出來,本座想向他打聽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