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之誰與爭鋒!
群雄雖然武功高強,但是城上有十幾萬元兵,要摧毀火炮,可就比較困難了。
這時,黃衫女與慕容雪以及渡厄、渡難、俞蓮舟等數百位一流高手一齊從城樓上躍下。黃衫女殺到周芷若跟前,隨手遞出一遝紙張,拋向周芷若。
周芷若不明所以,順手接過,看樣子不下有數百張,問道“楊姑娘,這是?”隨後她看了慕容雪等人,手裡都拿著這樣一遝紙,隱隱見上麵寫滿了字。
她周圍儘是元兵,無暇細看,於是躍上旁邊一座屋頂,仔細看罷。
隻見上麵寫道“起義軍首領周芷若告知大都城內所有百姓蒙古韃子占我國土,殺我百姓,奪我錢糧,淫?我婦女。百餘年來,喪儘天良,無惡不作,種種罪行,罄竹難書。為收複我漢家山河,義軍現向大都發起最後總攻,收複大都後,即複宋室。義軍進城後,對百姓定會秋毫無犯,盼我大宋遺民能早早大開城門,同時亦請奉勸你們有親人在元室從軍者,即請自離,切莫助紂為虐,免有傷亡,致使家中妻兒老小哀傷。義軍為反抗元室暴?政才揭竿而起,實不忍大開殺戒,盼城內百姓慎知。”落款是『起義軍首領武林至尊峨嵋掌門周芷若』。
卻聽,黃衫女一邊在擊殺元兵,一邊向城內衝去,道“至尊,趕緊把手裡的告示拋給城中百姓,這是軍師劉伯溫讓我轉交於你!”
周芷若聽後,心道“果然是妙計,這大都城牆高厚,又有火炮防守,義軍強攻,短時間難以攻下不說,還會傷亡慘重。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用這招收服城內民心,讓他們自動開城獻降,倒是上策。”
她言念於此,急忙展開輕功,幾個縱躍,穿過屋頂,與數百名高手分散而去。
周芷若每到一座屋前,便從窗戶中塞近一張紙。她輕功高明,行動迅速,雖在街道上也會遇到無數元兵,但這些元兵又哪裡能攔得住她?
不過半個時辰,手中數百張告示已全部發放完畢,加上其他高手,發出的告示總數不在十萬以下。大都有一百餘萬百姓,這十萬張告示在十萬人手中,必會一傳十,十傳百,數日間,便會傳遍整個大都。周芷若心想,縱然介時百姓不開城投降,那麼元室的兵丁士卒也必定毫無鬥誌,軍心失落。到時候,義軍在一鼓作氣攻打大都,必定會大獲全勝!
此刻,告示已散步完畢,便急忙殺回城門。越上高塔,從高塔躍至城門外,回到義軍陣前。
劉伯溫見周芷若已回,忙拍馬上前,道“至尊,告示可有散發完畢?”
周芷若點頭道“軍師聰明絕頂,能想到這招,果真了不起。”
劉伯溫笑道“區區雕蟲小技,何勞至尊一誇,盼隻盼城內百姓能及時開城投降,免得兩軍有更大傷亡。”
朱元璋也讚道“伯溫兄這招確實高明,兵書上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又過片刻,散布傳單的黃衫女、慕容雪、俞蓮舟等數百名高手,一一成功撤退,均回歸陣前。
周芷若見大家安然無恙,頓時放下心來,又見天色已黑,便傳令義軍停止攻城,撤退回營。
此一役乃是起義軍與元兵最後一戰,元兵居高臨下傷亡四萬餘。義軍傷亡足有十餘萬,其中群雄傷亡三萬餘,這之中僅峨嵋一派便戰死一萬人,明軍傷亡七萬餘人。這一場仗如果嚴格按軍?事上來說是元軍勝了,如果按整個抗元大業來說,這是最後一戰,當屬義軍獲勝。不過到底算哪邊獲勝,卻又難說的很了。
義軍大部分都是被元軍的轟天火炮給炸死,許多人連城牆都還未接觸,便已陣亡。大都城下儘是義軍屍體,群雄見狀無不紛紛落淚,有人甚至指著城牆破口大罵!
夜間,周芷若正在仔細查看地圖,阿羽道“師父,打了一天的仗,你不累嘛?還是早點安歇了吧?”
周芷若見阿羽那關切的神情,柔聲道“為師隻要能看到你,就一點也不累了,你先去睡,師父看完地圖,一會就來。”
阿羽笑道“好的,師父,那我先去了。”隨後搖著小腦袋樂嗬樂嗬的離去。
周芷若看著阿羽的背影,忍不住歎道“童年真好,可以無憂無慮。”
這時劉伯溫突然走進營帳,道“至尊,在下推斷明日定可破城。”
周芷若聽後,忙道“軍師何已如此肯定,明日一定會破城?”
劉伯溫道“在下方才夜觀星象,發現北方帝星移至西北,而南方帝星已生,可謂光芒萬丈。”
周芷若對桃花島的星象占卜也曾涉獵,雖不若諸葛孔明、黃藥師那般高深莫測,卻也是對滿天星鬥之現象了如指掌。聽劉伯溫如此說,便道“軍師,咱們一起出去看看。”
隨後二人便出了營帳,看著滿天星鬥,果見帝星西移。周芷若道“軍師,按道理,元朝滅亡,帝星該當隕落,新生帝星該占主原來的位置,為何新生帝星會生在南方?”
劉伯溫道“依我看,明日攻破大都後,元朝不會滅亡?”
周芷若心中暗道“我義軍就是為了反抗暴?政才揭竿而起,何已說元朝不會滅亡?”不過,他深知劉伯溫學貫古今,胸有韜略。便道“本座對軍師的話頗為不解,還請先生能夠指點迷津。”
劉伯溫手指空中繁星,道“至尊請看,元室帝星並未隕落,而是轉移西北。這說明韃子氣數未儘,有將星輔佐,該是在漠北建國!”
周芷若果然見到偏移西北的帝星附近有一顆將星在隨之移動。道“將星該是王保保吧?目前韃子朝廷全靠此人輔佐,不然我義軍早就取勝了。”
劉伯溫道“正是王保保,此人一生行軍打仗,除了在東靈山之戰敗給至尊以外。其餘大小戰役,他從未敗過,想來今後也是如此。”
周芷若道“今後?難道先生的意思是說,我義軍還要和王保保打仗?”
劉伯溫搖頭道“非也,非也,依我推算,乃是建立之新朝,要攻打漠北,驅逐蒙古人。”
周芷若道“是啊,大都往上便是漠北,如想安居樂業,必須繼續北伐。否則一旦蒙古韃子緩過氣來,他們可以隨時進犯中原,那麼邊境百姓可就苦不堪言了!”
劉伯溫道“至尊所言極是,正是如此,所以,在新朝為君者必定會繼續北伐。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周芷若道“既然如此,明日定要殺了王保保,已決後患。否則,有此人在,以後新朝建立,北伐時,不知還要死多少漢家兒郎?”
劉伯溫又搖了搖頭,道“至尊啊,請再注意看看那將星吧。”
周芷若仔細注視了那將星許久,這才道“本座明白了,將星雖然隨著帝星西移,但是將星仍舊璀璨奪目,光芒王丈,說明他氣數未儘。”
劉伯溫道“至尊果然聰明,正是如此,所以,我擔心啊,此役恐怕很難能殺了王保保。”
周芷若道“先生不必憂慮,義軍攻城後,他王保保還能跑到哪裡去?即便放過元室皇帝,王保保也決計不能放。”
隨後她突然看到異樣,道“先生,那將星之下又立二星,難不成是此星再庇護王保保?”
劉伯溫看了後,也是驚愕,隨後沉思片刻,道“我說呢?我義軍入城後,他王保保豈能不死,原來是有人相助。”
周芷若此刻與劉伯溫一般心思,道“依先生看,會是誰在幫王保保?”
劉伯溫道“救王保保脫離這場劫難的人有兩位,卻不知是誰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兩個人必定是武功蓋世之高人,他們不問世事已久,此翻重出江湖,未知是福是禍。”
周芷若心道“其中一個人怕就是龍珊,難道大都城內另外還會有一個人與龍珊武功相當?”想到此處,不禁頗為擔憂,暗道“龍珊武功遠勝於我,要是再加一個……要殺王保保談何容易?莫非這是天命?”
劉伯溫見周芷若滿臉憂慮,道“至尊不必擔憂,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咱們隻能儘人事,看天意。倘天意果真如此,讓王保保繼續在漠北橫行,那我等也無能為力。須知天意不可違,豈能逆天而行?”
周芷若道“先生所言,本座豈能不知?本座隻是覺得殺不了王保保,內心頗有不甘!”她心中所想,實是為日月神教十萬教眾報仇。
劉伯溫忙道“星象之說也並非全準,這觀天占卜之術,可以卜出人間生死,氣運存亡。卻卜不了天道,須知天道無常,風雲變幻,豈可拘泥?”
周芷若聽後,精神一陣,道“不錯,先生所言極是,不管他王保保有何人庇護?本座也一定要親手殺了他,已決後患!”
劉伯溫聽後,長歎一聲,無奈的搖了搖頭,神情卻頗為不悅。
周芷若不解的道“義軍勝券在握,先生何故又唉聲歎氣?”
劉伯溫道“新生帝星生在南方,而不在北方,新朝成立後,中原與江南還有連場血戰啊。”
周芷若奇道“眼下張士誠、陳友諒等均已歸天,數雄已滅。江南也在明軍手裡,何故還會發生南北大戰?”
劉伯溫道“我曾占卜過,這場南北大戰不一定是在當下,可能發生在一二十年之後,也未可知?”
周芷若歎道“先生神機妙算,本座甚是欽佩,我等現在主旨是將韃子逐出中原,完成郭靖大俠的遺命!”隨後她心中忽然想起了阿羽,又道“不過,即便一二十年後,真有戰事,到那時自然有後起之秀應運而出。後浪推前浪,自有他們擔當,我等卻不必枉自費心了。須知後人自有後人福,莫為後人成罪人。”
劉伯溫聽後,不禁暗讚,道“至尊一翻金石良言,到讓伯溫慚愧萬分啊!”
周芷若道“不過,先生,既然帝星出生南方,難道新朝的皇帝不是我們推選?而是由南方百姓推舉?”
劉伯溫道“不,我們建立新朝,新皇帝自然在我們之間。”
周芷若奇道“那帝星為何生在南方,而不是在北方?”
劉伯溫道“那隻能說明,新皇帝將都城定於南方,那麼龍脈自然在南方,所以帝星自然也就在南方了。”
隨後,他又道“至尊,容再下鬥膽想問,您真的讓朱元章元帥當皇帝?”
周芷若道“先生是朱元璋的幕僚軍師,難道不想他當皇帝麼?”隨後頓了頓,又道“先生有通天徹地之能,善卜過去未來,本座原不該隱瞞。”
劉伯溫忙道“此事關乎數萬人性命,不可不言,至尊倘若信的過我,請務必直言!”
周芷若忙雙手抱拳,道“先生言重了,本座讓朱元璋當皇帝,是為了將來能傳位於阿羽。”
劉伯溫聽後,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樣一來我全部明白了,阿羽就是朱元帥的第四子吧?”
周芷若道“正是,阿羽名為朱棣,已歸本座門下,本座對他,甚為喜愛。不瞞先生,阿羽在本座心中地位,超過張無忌,超過峨嵋派,我……我已經不能沒有他了……。”
她說到最後一句時,突然滿臉通紅,心中卻又甚為開心。她之所以之前數次拒絕張無忌之求婚,並非全部因為張無忌在紅塵中招惹太多女子,還有部分原因卻在阿羽身上。她心中其實非常清楚這點,但總是不敢承認,總已深愛張無忌為由去蒙蔽自己的內心。
劉伯溫見周芷若如此神情,道“好,不過阿羽這孩子雖然聰明,但朱元帥也十分狡猾,隻怕將來要經曆不少磨難。”
隨後,他頓了頓,又道“我怕就怕這一二十年後,這場南北大戰要應驗在阿羽身上啊!”
周芷若道“玉不琢不成器,讓他經曆些艱難險阻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可以讓他知道,太平歲月得來不易。不過,要是以後這場戰爭真的應驗在他身上,有本座在,有倚天劍在,又有誰可以與之爭鋒?”
劉伯溫急忙勸阻,道“不可,至尊,你必須及早揮劍斷情。楊過與小龍女之事,這是千古未有,絕不可能再發生第二例!”
周芷若聽後,心中一沉,嬌軀微顫,道“先生,你這話說的太過了吧?”
劉伯溫道“楊過與小龍女皆為平民,亦師亦徒,亦情亦愛,感人肺腑。如果阿羽將來是個平民百姓,那自然沒有問題,但我敢肯定,他將來必定能位居九五,至尊與他是有緣無份。真正與你有緣的,是教主張無忌,他明明能當皇帝,卻不願做,一心隻想歸隱,這才是至尊的良屬。”
周芷若聽後,心中一顫,道“先生所言有理,可是……!”
劉伯溫道“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福難。與平民交,共享福易,共患難難。此乃千古不變的定律。此刻至尊離開阿羽,還來得及,不然將來可有苦頭吃了。”
周芷若道“如何能離得開?他心裡有我,我心裡也有他,我們誰也離不開誰了,再說,我不信阿羽會那樣對我……”
劉伯溫道“阿羽自然會待至尊非常好,你們若真的在一起,也必定十分恩愛,確實是神仙眷侶。”
周芷若聽後,雙頰一片紅暈,心下甚喜,道“既然先生知道,那為何又要勸我離開阿羽?”
劉伯溫道“十餘年以後,阿羽當上皇帝,至尊便為皇後,你讓天下臣民如何看待這事?師父嫁給徒弟,輿論太大,當年楊過與小龍女,這不過是兩個平民。都能在武林鬨得沸沸揚揚,不要說一個帝王了,恐怕到時候難堵天下悠悠之口啊!”
他這話讓周芷若如夢初醒,腦海中似乎出現了十餘年後的場景,不禁心中驚懼。
劉伯溫又道“到時候,阿羽當然會力排眾議,堅持與至尊在一起,但是,他可能皇位不保不說。新皇登基後,覺得他是個威脅,隨時可以除掉阿羽,縱然至尊武功蓋世,又怎能敵千軍萬馬?”
周芷若遙望天空,良久不語,身子如同僵住了一般。
劉伯溫再道“綜上所述,俱會成真,請至尊三思。”
周芷若淡淡的道“感謝先生指點迷津,本座知道該怎麼做了?”
隨後她似乎又想起了什麼,於是道“先生方才說,讓朱元璋當皇帝,關乎到數萬人的性命,這話怎麼說?”
劉伯溫道“曆來,哪個開國皇帝建立新朝後,不對功臣斬儘殺絕的?就連宋太祖趙匡胤那樣,即便不施毒手,也不是一樣將一塊打天下的功臣罷職的罷職,免官的免官。朱元帥行事很辣,隻怕……!”
周芷若道“這是不可避免之事,換了誰都一樣,就算換個好人當皇帝,也未必能守的住這辛苦打下的基業!不過,既然你看出朱元璋的秉性,為何還要輔佐他打天下?”
劉伯溫道“我不是為朱元璋,我是為天下百姓。我出山的時候,曾經對張無忌、陳友諒、張士誠等人逐一考察,發現他們根本不是明主之選。朱元璋雖然生性凶殘,但他性格剛毅,處事圓滑,且不單有野心,亦有才能。”
周芷若擔憂的道“先生既然料到朱元璋將來會對功臣發難,那先生不會坐以待斃吧?”
劉伯溫微微笑道“待驅逐韃子後,我自當功臣身退,不過徐達湯河他們……哎……總之我儘量勸阻他們不要在朝為官便是。”
這時阿羽突然跑出營帳,牽著周芷若的手,道“師父,你怎麼還不來安歇啊?”
劉伯溫道“阿羽這孩子,果然有帝王之相,我看,阿羽將來的功業可比肩唐宗宋祖啊。”
周芷若不知何故?居然一點也不興奮,反而心中微微一冷。對阿羽道“走吧,我們去歇息。”由於她心神不寧,竟忘了與劉伯溫打招呼。
劉伯溫突然道“至尊!”
周芷若停步道“先生還有何事?”
劉伯溫道“至尊難道就沒有想過武則天?她也是一代明君,至尊完全可以……”
周芷若道“這一切都是阿羽的,我會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阿羽。至於武則天,先生見笑了,周芷若充其量隻不過是武林中一位武功高強的峨嵋掌門,絕不是什麼武則天。”她說完後,微微一笑,笑聲清脆動聽。
劉伯溫見周芷若與阿羽進了營帳,心中不禁細思周芷若之言,不禁對她肅然起敬。
他心中同時暗道“雖然至尊被我說服,已決心離開阿羽。但是張教主可一點也配不上至尊,看來我要想個法子撮合張無忌和周芷若才行。”
劉伯溫言念於此,看著滿天星鬥,這位有大學問、大智慧的人突然哈哈大笑。
清晨時分,慕容雪突然闖入周芷若帳中,道“至尊,大喜……”
周芷若此刻已起身,正在洗漱,見慕容雪闖入,急忙道“低聲,阿羽昨晚一直纏著我胡鬨,到午夜才睡,有事出去說,不要驚醒了他。”
隨即二人出了帳外,慕容雪道“至尊,你對阿羽這孩子太過溺愛,長此以往,隻怕會慣壞。”
周芷若道“這一節,我又何嘗不知?不過,這孩子十分惹人憐愛,我便是想對他嚴厲,也做不到。”隨後又道“雪姑娘,你方才說什麼大喜?”
慕容雪道“大都的百姓已經開城投降了,淩晨時我與宋郎出營查看,果然見四處城門大開,而且城內站滿了大都的百姓。”
周芷若聽後,心中大喜,道“好,雪姑娘,煩你去傳令各營,在營前聚集。”
慕容雪拱手道“好,我這就去傳命。”她說完後,便極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