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周子文來說,光是做到這一點還不夠。
等土地開墾之後,他又找來一些輔料,增加泥土的土質,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到了這個程度,已經可以開始移植人參了。
至於後續,隻需要按時養護,慢慢改善土質就行。
移植人參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正常來說,種植人參是從參籽開始種植,不過周子文嫌慢,準備直接種植參苗。
他準備在山裡找一些沒有成熟,但也有幾年的人參,到時候自己稍微培養個兩三年,再收割起來,拿出去賣錢。
這樣一來,又省事,又省時。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搞來參苗。
不過對周子文來說,這也不難。
在山裡,像這種沒有長大的人參有很多,隻要細心一點,多花一點時間,種滿幾畝地不成問題。
他這塊地,總共隻有兩畝多,其中隻有一畝地,嚴格來說應該是九分。
這九分地是他自己的,剩下的都歸生產隊。
畢竟來到鄉下,想要做點事情,肯定離不開生產隊。
對他來說,錢不重要,他隻是想搞一點啟動資金而已。
如果他隻是自己種,不給生產隊一點好處,他怕有人會眼紅。
人心這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
他種的人參價值太大,要是不分出一點利益,估計會麻煩不斷。
但分給生產隊一部分,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時候有大隊長和吳大剛他們在前麵頂著。
就算有什麼麻煩,他們也會主動解決。
有時候,好處不能一個人全占了,雨露均沾才是王道。
打理好參地,時間也差不多了,稍微收拾了一下,周子文就轉身回家。
放好工具之後,他就前往蘑菇房,打卡下工,順便和陳家姐妹一起回家。
至於那塊參地,明天找大隊長登個記,先把自己和陳家姐妹的地記在名下,這樣才能名正言順的種植人參。
和陳家姐妹一起回到家裡,他們開始忙碌起來。
之前準備做的大醬,黃豆已經泡好了,趁著天還沒黑,可以把大醬先做好。
做大醬的工序不少,需要的時間也很長,周子文打算先把大醬的醬胚做好。
在做醬胚之前,需要先把黃豆煮熟,然後用石磨磨成黃豆泥。
磨成黃豆泥之後,再用東西包起來,包成一個個方塊,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發酵,醬胚也就做好了。
做大醬的黃豆早上已經泡好了,這會隻需要放到鍋裡煮,然後磨成泥就行了。
在煮黃豆的時候,他們也在準備今天的晚飯。
等黃豆煮好,周子文就拿到院子裡的石磨上開始加工。
陳巧依興衝衝的在一旁幫忙添水。
周子文推幾下石磨,陳巧依就添一把黃豆,然後加一點水。
男女搭配,乾活不累。
沒一會功夫,黃豆泥就弄好了。
忙了一陣,周子文把包成塊的醬胚放到廚房的灶台邊上,等過一段時間,醬胚自然發酵之後再繼續製作。
在他們忙著做醬胚的時候,陳詩英這邊的晚飯也做好了。
等他們收拾一下戰場,正好開飯。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