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臣謝皇上隆恩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三百三十七章 臣謝皇上隆恩

第三百三十七章 臣謝皇上隆恩(2 / 2)

“不管蘭芳跟荷蘭人打的怎麼不可開交,兩方誰勝誰負,隻要我能保住趙家港不丟,到最後就有的是辦法讓荷蘭人乖乖坐下來跟我談。”

趙亮忽的壓低聲音對和珅說道“這些年荷蘭來廣州的商船固然很寥寥無幾,但東南年年去往巴達維亞的商船卻不要太多。咱們奈何不了巴達維亞,還奈何不了那些海商嗎?”

“彆的都不管,隻一個嚴謹法令,讓海船出海時候帶不了那麼多大炮,就足以讓他們卻步。”

而這樣做也少不了要用到和珅的時候。

和珅哈哈笑了起來,“既然如此,哥哥我就卻之不恭了。”

“二十萬兩銀子,賢弟看……”

“三成乾股如何?”

和珅是真富裕了,抖手就是二十萬兩銀子,而趙亮給出的三成乾股,卻也叫和珅滿意不已。

那可不止是趙家港的三成,而是整個獅子洲的三成。

因為現在的趙家港代表的就是整個獅子洲。

二十萬兩銀子彆的不說,光是三成獅子洲的土地,和珅這銀子花的也不虧。

到了下午,宮裡就來人宣走了趙亮。

乾隆兩眼沉沉的盯著跪在地上的趙亮,看著趙亮本來還挺鎮定的身軀慢慢的變得有些發抖來,心中才算滿意的嗯了聲。

被叫起的趙亮額頭上滲出一層明汪汪的汗水——他現在的演技是真的到家的,而乾隆心中就更滿意了。

“調集那麼多丁壯穿府過省,實屬膽大妄為。朕若不是看你往日多立功勞的份兒上,非嚴懲了你不可。今後若膽敢有再犯,可要小心你頸上人頭。”

剛剛起身的趙亮噗通一聲又結結實實的跪下了,“臣謝皇上隆恩。”

砰砰砰。

幾個響頭一個比一個響亮,等被乾隆示意太監拉起的時候,額頭上已經出血了。

“記住這個教訓即可。”

乾隆滿意了,趙亮認錯的態度很誠懇麼。臉上的神色就也舒適了一些。

“好了,這事兒朕就不與你計較了。說說拋秧法吧,此法效果可真如你所言那般好?”

“這等大事臣豈敢虛言。拋秧法實乃一等一的良法。”

在趙亮的描述中,這拋秧法就是被他遷到南洋的移民偷懶省力誤打誤撞弄出的法子。

南洋地廣人稀啊,他在那裡辟地十數萬畝,移民人均都不下百畝沃土,那是根本就種不過來。一些人偷懶耍滑,又不願意落得差評,就想出了這種法子來糊弄事。

因為秧苗根部帶著泥塊,頭輕腳重,一被拋起就自然而然的根部著下,乍然一看跟插秧沒什麼兩樣。

可誰知道這樣的法子竟然真把秧苗給種活了,而且秧苗勢頭更快,產量也較往年更高出一些。

趙家派往南洋的管事聽聞消息後立馬報給了趙亮,趙亮又叫人進行試驗,然後總結出了一整套的章法步驟,最終確定無疑了,他這才敢透漏消息給和珅知道。

乾隆臉上已經浮現起止不住的喜悅了,派人把宮外的和珅招進來,和珅也是第一次聽說拋秧法的‘前世今生’,立刻就對乾隆大拍馬屁道“這都是萬歲爺的洪福,上天有感,才得以叫此良法借廣明之手降世。”

乾隆被拍的好不舒服,雖然他知道這是屁話。

“朕已經在海澱鎮、西苑一帶各辟禦稻田一百畝用於實驗。”乾隆的禦稻田就是後世京西稻的種植田畝,也就是紅樓中專供賈母享用的禦田胭脂米。

這是康熙花費了無數時間和人力孕育的一種良稻,也隻生長於萬泉河水係左右,是滿清宮廷必用的禦米。

現在已經是四月了,眼見就是禦稻插秧的季節了,這拋秧法能不能成,已經可初見成效了。

“奴才也已經在嶺南多地遴選了十處試驗田,早稻早已經播種,目前來看形勢破佳。”

和珅笑嗬嗬的。

“嗯。這拋秧法如果真的成了,你趙廣明就再為朝廷立下一大功了。朕本是要好好獎賞你的,不過現在就免了。倒是你那兄弟在河西做得不錯。”乾隆嘴裡竟然提及了趙輝,趙亮一臉“激動”的不能自已。

“河西少水乾旱,正是適合番薯、玉米等物。朝廷此前竟沒留意到這一點,實在是督撫之過。你們趙家是又為朝廷立下大功了。”

“在朕的眼中,如此誠懇做事,一心為民之官,比之福山的何誌輝更叫朕歡喜。”

響鼓不用重錘,乾隆相信趙亮應該知道自己的意思。

不過何誌輝也已經升任登州府通判了不是?

趙亮心裡嘀咕著。


最新小说: 當兵發老婆,這個新兵有點猛! 四合院:傻柱重生,收養破局 開局撿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HP斯教慢慢靠近你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