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密戰役中,法國的革命軍隊打敗了外國的乾涉軍。
並且法軍還反推了回去。
而上台的吉倫特派,在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
這些政策完全是戳中了歐洲舊貴族實力的肺管子。
等到1793年初,路易十六夫婦被送上斷頭台,那第一次反法聯盟就遂即開啟了。
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薩丁尼亞、那不勒斯、漢諾威、英國,這些全都是參與國。
大半個歐洲都團結起來懟高盧公雞了。
那時候他們肯定想不到隻是短短兩年時間,普魯士、西班牙、荷蘭等國,就一個個被高盧公雞懟的半身不遂,不得不承認失敗,退出戰爭。
不得不說,這段曆史真的是高盧公雞們最為輝煌的高光時刻。
所以,趙亮也決定趁機搞一把。
把呂宋和印尼給拿下來。
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先把國內的事兒,徹底擺平了。
……
明年趙大王就要遷都金陵了。
這消息一旦傳出,整個陳州都一片嘩然。雖然大家都知道朝廷早晚要遷都的,留在陳州,不管是地理還是交通,都不現實。
但是當這一時刻真的來臨的時候,陳州百姓還是一片難過。
他們悲哀於自己收入即將銳減啊。
天知道這幾年陳州的地皮漲價有多快,哪怕大家都知道趙大王早晚要走的,可即便如此,陳州的地價比之金陵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當然這一大原因是這裡的地皮少。
而且趙大王這幾年裡陸陸續續的在陳州設立了多所大學,有專業性的,有綜合型的,還有軍事政治類的,僅僅是這些學校,就能在某種程度上給陳州托底。
事實上,趙亮把寶貴的師資力量投到陳州,投到他老家,這就是在給陳州托底的。
不然呢?
就像老朱家對鳳陽那樣嗎?
後者除了擔當著一個中都的名頭外,朱元璋的確給自己的老家做了不少扶持工作。
比如說免除稅賦和徭役。
在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就宣布免除鳳陽、臨淮兩個縣,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賦稅。
這在性格有點吝嗇的朱洪武眼中可能是大手筆了,但實則他落的名頭卻是小家子氣。因為前年之前的劉老三回家的時候,就大手一揮直接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賦稅,相比之下,朱元璋可不就小氣了。
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鳳陽、臨淮二縣土著居民的賦稅和徭役。
但要看清了,這免除的隻是土著居民的賦稅徭役,對於外來戶,那可就沒有這樣的特權了。
為了扶持老家的發展,朱元璋想出的一個法子就是移民,不止遷移罪犯,官吏罷職者、民犯流罪者,俱發鳳陽屯田耕種,還遷移大量的富商到鳳陽來發展當地經濟。就跟當年的秦始皇一樣。
明初時候,當時整個鳳陽縣才隻有16萬人左右,整個鳳陽府也才13萬人。
戰亂和災年,都是導致這裡人口銳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洪武七年,朱元璋從江南運了14萬人前往鳳陽府,此後又相繼多次移民。從全國各地移民到鳳陽府的百姓,有20多萬人。
老百姓們是真的不願意前往鳳陽,那地方又不是北上廣深,移民到鳳陽有什麼好政策嗎?並沒有,免賦稅徭役的隻是鳳陽的土著人,又不是他們?
而且因為明初的功臣團體的主力軍都是淮西人,那地方有太多讓移民們惹不起的人了。
以至於就有人說了,鳳陽為什麼自從出了朱皇帝後,就十年有九年要逃荒了?那就是移民們要回老家。
他們被遷去鳳陽的時候,隻允許富戶帶走金銀財寶和細軟,房產和田地不許帶走。
妝成乞丐返鄉祭祖!
同樣也是收取收取錢財的。
因為正常途徑是不可能叫那麼多人都回老家的。
趙大王吸取了前輩的教訓,先是一步到位的免了淮寧縣所有的稅賦徭役,然後就是修建學校。
所有的學校每年於當地都有一些的招生名額,這其中的便利有多麼巨大,就不言而喻了。
隻要老家這邊能年年出人才,那怎麼去看也不會敗得。
一個不是法子的法子,趙亮就等若把整個陳州拉入了‘學區房’序列了。
那要是還一個勁的衰敗,他也沒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