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巧珍定下的親事,讓秦向儒的處境更加艱難。加上他溫吞、內向的性格,更是讓他成了被眾人嘲笑的對象。
有道是,一家女百家求,議親不成的男女多了去了,卻少有秦向儒運氣這麼差的。遇到連巧珍這麼個不尋常的小娘子,著實是無妄之災。
無論從那個方麵來講,在秦、連兩家親事引出的事端上,袁冬初總是對秦向儒有所偏頗。
這時見秦向儒又像以往那樣,既氣憤,又因口拙而失落,袁冬初不由得失笑“秦公子,是不是有本事可不是以口舌之利來衡量的。”
秦向儒怔了怔,隻聽袁冬初繼續說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秦公子總聽說過吧?”
“啊?沒有啊,有這句話嗎……”秦向儒更加發怔,他果然是個沒用、沒見識的人啊,好失落啊。
“啊?”袁冬初也是大感意外,再看身邊兩個小姐妹,小翠、秀春也是一臉詫異。
好吧,這大概是她那個時代的專用語,看來以後得注意了,一個不小心,會暴露她的經曆有問題。
“咳咳,那個,我的意思,和不講理的人講道理,兄台你知不知道,這是在用你的短處,和人家的長處相博。再說了,吵架這種長處,實在不是體麵人應該具備的。”
交淺言深不是君子所為,話說到這裡已經足夠,隻看這位老兄自己領悟得如何了。
袁冬初說完,很是隨意的擺了擺手,“行了,秦公子忙,我們也走了。”
轉頭招呼著小翠兩人,就要邁步,卻聽秦向儒急迫的追著說道“可是,可是我沒長處啊。”
這是嚴重缺乏自信的典型,想到秦向儒麵臨的環境,袁冬初還是停下了。
“誰說你沒長處?是人就有長處,就是剛才那三個無賴也一定有他們各自的優點,隻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秦公子待人溫和是長處,知書達理也是長處,秦家家世更是長處。
以後遇到類似事情,秦公子直接無視就好,多說無益。這些人就算囂張,量他們也不敢對秦家的人動手。秦公子若能一直保持溫和淡然,那你就是謙謙君子,更加犯不著和小人爭口舌之利。”
袁冬初的話音剛落,秦向儒也剛剛動容,一個不屬於他們之間任何人的聲音響起“這位姑娘真是好見地,著實讓人佩服。”
按照說話的內容來看,說話的人應該屬於一個老成持重、頗具涵養的人。
但袁冬初幾人望去,卻見一個十七八歲,看著比秦向儒還小些的少年,從幾步開外走過來……
更重要的是,這小子渾身的氣質……那份格外明顯的吊兒郎當,和剛離開的三個無賴相比,還多了些少年人的頑劣和銳利。
這種讓人側目的氣質,和他剛說出的話嚴重不搭調。
這小子誰啊?這裝的,一點兒職業素養都沒有好不好,這也太不像了啊!幾個人茫然對視,然後齊齊鄙視。
……顧天成!
能認出顧天成的,並不是袁冬初和秦向儒幾人。
在袁冬初幾人看不見的角落,站著一個長相秀美的小媳婦,認出湊上前去的人之後,立即轉身,在沒人察覺的情況下悄然離開。
小媳婦穿一身簇新的紅色底碎花細布衣裙,胳膊上挎著一個柳條籃子,籃子上搭著一塊藍花布。
平民百姓人家,這樣的裝扮,通常都是出嫁不久小媳婦回娘家。
小媳婦正是這件事的另一主角連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