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睿很快就把握到,每個詞條和上麵圖案之間的提示關係,這些對於秦睿來說沒什麼。
但那三個貧民孩子對書寫內容朗朗上口的樣子,顯然已經對紙麵的字很熟悉,單個拿出來認讀也是問題。
難道有什麼訣竅?
讀聖賢書出身的秦睿出於好奇,把兩張紙交給管家,讓他在府裡找兩個不識字的打雜小廝,如此這般的安排他們,每日多次通讀兩張紙上的內容。
讓秦睿驚訝的是,三天之後,這兩個做粗活的小廝,竟然真的把兩張紙上的內容熟記於胸,即使單個考校,八成文字他們都能認得。
看著收回來的紙上的字跡,秦睿心中百味雜陳,他育有三子,可讀書個個不成。
尤其庶長子秦向儒,性格木訥內向,在讀書上更是沒什麼靈氣。
現在,這樣有啟發性的認字辦法,他可以肯定,這絕不是秦向儒自己想出來的。
聯想到這些天被熱議的信局,還有那兩個叫做顧天成和袁冬初的年輕人。
他這庶長子雖然木訥了些,但識人的眼光還是有的,僅憑感覺,就認定要跟著顧天成做事。
如今看來,不但顧天成是個出奇的,名叫袁冬初的女子也不一般。
信局……秦睿沉吟著,代人投遞能不能賺到銀子暫且不說,若信局真能開起來,各地信息和物品來往交流的便利極大,名聲是一定有的。說不得,顧天成的河運行,也會在其中得些好處。
該準備操辦兒子成親事宜了,秦睿想到。
他還是老了,也沒有銳氣了。之前隻想著守成,給兒子尋個能撐門戶的媳婦,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便可。
如今看來,景文倒是比他強了。能在顧天成未成氣候之前便決定追隨,日後總比尋常下屬多些情分。
那顧天成他打聽了,是個狠人,也公道重義。
跟著這樣的人做事,隻要兢兢業業,定能多得一份庇護,不至於被人欺辱都沒地方說理。
如此看來,給他說個普通人家的柔順女子,未嘗不是好事,能讓他更專心於外務。
成家立業嘛,成家之後,要擔起一家人的生計和前途,就更能定下心做事。若他真能在水文氣候上有所積累好建樹,也算有出息。
原本沒打算怎樣操辦的親事,被秦睿提上日程,早早準備了。
…………
顧天成一行人、兩條船七天後的下半晌才回來。
回程依然是帶著貨的,接到貨物的卸貨地點就是牧良鎮。
另外也有幾封信和兩個不值錢的包裹。
接這些活兒,因為沒有通州府那邊做足了的聲勢,更沒有鴻江船廠那樣有聲望的字號撐場麵,拜托投遞的人終究少。
信件不值幾個錢,包裹也一樣,人家是本著試一試的心,做好丟了的準備。
兩條船在牧良鎮碼頭停靠,卸貨的事兒自然不會再用他人,是顧天成一幫兄弟做的。
包裹早就分好了,易水縣這邊交代給小滿。其餘幾封信打包,準備接下來再做安排。
待到卸了貨,把兩條船裡裡外外打理妥當,袁長河、顧天成和秦向儒才如釋重負。
如今已是深秋,加上天色著實不早了,顧天成想到袁家父女近二十天沒回家,家裡一定冷清的很,沒等分手便提議道“大伯和冬初要不先不回延浦鎮了,我幫大伯尋個人家,你們兩人歇息一日再回去。歇過之後,也有精力整理家裡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