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上一次父親的警告,這次的事,沒準兒就要被禁足了,禁足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有可能會是半年……卓靜萱臉如死灰。
不提劉嬤嬤押送卓靜萱回去,方大太太利落的吩咐管家,在外院給袁冬初三人清出一個院子,供這幾天使用。
這個安排就不會被人打擾了。即使有廖君怡那樣不知輕重的小娘子,彆家府邸的外院,也不是她們能隨意闖入的。
男賓就更不用說了,人家院子丫鬟婆子若乾把守著,但凡識點眼色、腦子沒問題的,都不會興起硬闖的念頭。
袁冬初沒把那幾頁紙當回事兒,就如她所說,隻是幾個寫了關鍵詞和要點的草稿紙。
以她那寫字的水平,用毛筆寫繁體字,拿走的人能認出什麼字就是高手了。再沒有正式文件的連貫,誰拿去也是白搭。
所以,晚間回去,她隻把這件事當閒話,給顧天成幾人略提了一下,便作罷了。
顧天成和潘再水、劉三虎這幾天忙得很,雖然對那什麼狗屁的廖家小姐很是憤慨,但沒有後果的事,吐槽幾句,便擱一旁了。
他們說得比較多的,反倒是趟回程所做安排。
經過這幾天的派送和宣傳,誠運投遞的業務普及做得很成功。
有很多人聞訊前來詢問投遞的種種細節和信譽保障,以及中秋節前,是否能把書信和禮物順利送達。
如今唯一麻煩的,是他們還沒有固定的店麵。隻在船上接待客人的話,看起來很不正規,也很不容易讓人相信。
船走了,東西沒送達找誰去?
“我已經在通州府衙附近看了,咱們現在所帶銀兩,再加上卓大官人那邊按份額的投入,總號隻能租個不大的店,位置也不能太講究。”顧天成說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若論鴻江船廠的財力,小小漏出一點銀子,彆說租,買個大些的門店都沒問題。
但顧天成這一方,想穩住他們在信局所占份額,就要限製銀錢投入。否則,就是被人反客為主的結果。
總號設在衙門附近,是一早就商量好的。
誠運投遞以後是要輔助河運行的,顧天成還有整合碼頭打算。信局作為一個做正經生意的字號,帶了誠運南北這個不怎麼正經的背景,一定扛不住惡勢力的打擊。
把信局開在衙門附近,就算有人心有惡念,也不敢隨便下手。
不但通州總號是這個安排,各地的投遞分號都會選衙門附近。
“行吧,”袁冬初說道,“不拘大小,隻要有個固定的地方,人們有疑問能找到便可。等日後做大了,咱們可以把兩邊的商鋪買下來,還可以往縱深裡拓展。”
通州這邊的事情,顧天成打算交給潘再水和劉三虎的,兩人聽得也是連連點頭。
以他們的出身,能有個正式的門店已經很好了,哪裡會嫌棄大小。
袁冬初繼續問道“要不要在碼頭這邊也弄個固定的地點?碼頭每日進出的人頗多,幌子大些,弄個接待客人的地方,一定能招攬不少生意。”
顧天成點頭“我也有這個想法,正打算明日去拜望沙老大時,順便說說這個事兒。”
袁冬初點頭“這樣最好,”轉而又問,“回程貨物聯係的怎樣了?”
“我找個口碑不錯的牙行,隻要咱們定了啟程時間,他們就能聯係到貨主。”
“咱們回程不走翼陽了吧?”
“暫時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