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忙道“沒事沒事,都交代好了。”
袁長河便直接安排“那行,你和秀春、小翠一起回咱家歇著。”轉頭又拜托秀春娘和小翠娘,“麻煩您幾位一起過去,陪陪她們小姐妹。”
秀春娘大包大攬“不麻煩不麻煩,他袁大伯你隻管去忙,她們小姐妹相處好著呢,不用擔心。”
袁長河是誠運南北的另一合夥人,自家河運行的貨船回來,還要安排好多事情,諸如卸貨、停泊、休整等一係列事情,他還不好陪女兒一走了之,真得忙上好一會兒呢。
袁冬初看看顧天成那邊,他正忙著呢。
即使劉啟元和小滿等人已經帶著人過去,易水縣的投遞事宜,袁冬初也已經安排妥當,但兩船貨物還是要給岸上弟兄們交代一下。
還有顧母,並未像其他家的親人那樣,一窩蜂的擁上去,而是和另一個婦人站在人群外,滿是欣慰的看著已經能主持大局的兒子。
袁冬初沒有上去見禮,這樣的情景,還是不要打擾顧母的心境比較好。
於是,她便聽了袁長河的話,和秀春、小翠等人一起,往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兒的新家去了。
她身後不遠處,星耀肩扛著一個不大的箱子,手裡提著個包裹,已經跟這兒等半天了。
見這一群聒噪的女人終於動了,連忙招呼另一個兄弟,邁步跟了上去。
他招呼的那個兄弟也不輕鬆,是個壯實的青年,肩上同樣扛了個藤箱,卻事比星耀那個大上好多,手裡的包裹看著也有些分量。
前前後後一行人離開碼頭,往鎮子裡走去。
當初計劃袁家搬來牧良鎮時,就是說的為了做事方便,選一處距離碼頭近些的地方。
事實也是如此,出了碼頭範圍,走過一條街,袁家新家就到了。
地方選的也不錯,巷子寬敞,不像延浦鎮時的貓兒巷那樣局促。
進了一條胡同,在一個居中的院門站定,小翠拿出鑰匙開了門。
一個不大的獨門院子,正麵兩間房,一側有間小小的耳房,可以放些閒雜物品,看起來,廚房也是設在耳房。
大約是新近搬來,沒什麼雜物,雞鴨什麼的當然更沒有了。所以院子雖然小一些,但清靜整潔,看著相當不錯。
從地理位置,牧良鎮要比延浦鎮好很多。而且貓兒巷原來的住處,是延浦鎮最貧窮的居民聚居地。
現在這個院子雖然小一些,卻也是虧得她和秀春、小翠三人兜售了春夏兩季野菜,否則,她家就是想搬家,也沒能力。
秀春嘴不停,巴拉巴拉給袁冬初介紹兩間房怎麼安置,耳房都放了些什麼。
末了,指著隔了一道牆的西側院子,說道“這邊就是秦老爺買的院子,已經粉刷收拾過了,連家具都是齊全的。說是秦公子新婚之後,就會和他家大奶奶一起搬這裡來。”
一旁的秀春娘拍了她一把,嗔怪道“女孩子家的口沒遮攔!新婚之後什麼的,也是你這小女娃能說的?”
秀春一點兒沒把她娘的話聽進耳中,很不以為然的嘟噥“本來就是這樣的嘛。”
秀春娘瞪眼。
袁冬初和小翠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