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離她們較近的幾個客人,都側頭望向袁冬初和吳掌櫃這邊。
馨藝點心屋的點心味道獨特,麵包更是絕無僅有。
若說彆的點心,彆家點心鋪多試幾次,好歹能仿製出相近的味道。但麵包卻不如,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的。
對於麵包發麵的引子,大家都很好奇。
吳掌櫃還有更深層次的猜想好端端的,這位姑娘就提起麵包發麵,難不成這東西並不是他們東家的獨門技藝,而是易水縣特有?
這麼想著,吳掌櫃更是不敢怠慢,答應一聲,便往後麵那扇門過去。
後麵果然就是隔出來的點心屋後廚。
這個時代,受物資、交通、治安等綜合方麵的因素製約,尋常鋪麵都是前店後居。
連巧珍租的這個店麵原本也是如此,隻不過,連巧珍預估的麵包的火爆程度,她需要一個能做出足夠糕點和麵包的廚房,並不允許她把門店隔出一部用來居住。
而且,她還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不能給自己打上很明顯的商人標記。
這裡僅僅是她租來的一個鋪麵,至於經營者,則是她身邊的、名叫香蓮的小丫頭。
這時的連巧珍已經有近七個月的身孕,可她依然每日不到卯時便起床,帶著丫頭青蓮,在康豪的幫助下,把發麵用的新鮮引子,和稀有的幾樣食材送到點心房。
接下來,連巧珍會留下,指導並督促點心師傅和幾個雜工做事。
直到把她帶來的食材用光,點心屋有一定的存貨,她才把點心房事務交給吳掌櫃,自己回家歇息。
待到午休之後,店裡的夥計會來她的住處,把後半晌需用的引子和一些食材帶去店裡製作當天下午的糕點麵包。
青蓮是她上一世的丫頭,從十幾歲到一大把年紀,跟了她一輩子。一輩子的時間裡,對她言聽計從、忠心不二。
這一世,她起步比較早,等不到上一世買青蓮的時間。
而她又急等著用人,便在點心鋪子開張前,出遊散心時假借口渴,在通州城外的一個村子找水喝,踏入青蓮那極度貧寒的家。
古代人的想法很奇特,本就吃不飽飯,在生孩子這事兒上好像還頗有執念。
青蓮今年剛滿十二,有七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屬於很不受關注的一個。一家人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糟心日子。
連巧珍不嫌棄劉家家貧,用缺口的粗瓷碗喝了碗水,對劉家的貧寒生活表示了關切之後,很容易的試探幾句,就把骨瘦如柴的青蓮買了下來。
點心鋪子也如計劃那樣,記在青蓮名下。
為此,康豪還很意外了一把,大約認為她心胸開闊,能如此相信一個剛買來的丫頭。那幾日,對她的態度從未有過的溫和。
吳掌櫃進來後廚時,連巧珍正靠坐在一張椅子上,青蓮給她捶著肩背。
兩個擅長做麵點得白案廚娘,各帶著兩個小徒弟,在麵案前忙碌著。
幾個雜工負責添炭燒火,保持爐膛的火力,並聽從點心師傅的招呼,把烤盤送進或取出土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