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誠運投遞的不斷繁榮拓展,投遞和代購數量成倍數的往上翻,還有給誠運南北攬到貨運單子另有績效。
這些駐外人員每月捎回家的銀子,是他們家人之前不敢想的數量。
過去整日跟著顧天成,輾轉各碼頭扛活混事兒的小子們,如今儼然都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特彆還是在通州那樣的大地方做事,一做就是幾個月,家屬們提起來,除了自豪、還是自豪。
如今,自家孩子終於回來過年,各家差不多都是全員出動,前來迎接。
周彩蘭雖不是出去做事,離開的時日也不長,但周來運夫婦仍然帶了小兒子,大早就從延浦鎮趕來牧良鎮,等誠運的船回來。
秦家同意周彩蘭隨秦向儒前往通州,周來運兩口子替閨女高興的同時,也擔心閨女拜訪通州富豪之家,是否應付得來。
所以,周彩蘭的娘李氏,無論如何也要年前就來看看,看閨女此行是否順利。
卻沒想到,他們尋了個茶肆坐了沒多久,秦府管家帶著兩個小廝,也進了另一家茶寮。看樣子,居然也在等船。
周來運兩口子是知道分寸的人,並未隨著人潮往前搶,而是隨在秦府管家後方,有意讓出了有利位置。
待到船靠岸停妥,跳板搭上岸邊,岸上更是熱鬨一片。
若不是小滿等人維護秩序,怕是船上的人都上不了岸。
隨著下船的人一個個沒入人海,被自家親人噓寒問暖,秦向儒也扶著媳婦走下船來。
秦向儒在誠運是有一號的人物,在鬨哄哄的人群中也很受照應,小兩口腳剛踩上岸邊,就有維持秩序的人幫忙“來,讓讓,讓讓,秦公子帶著女眷的。”
秦府管家受此優待,有些意外,也有些受用,連忙上前給秦向儒行禮,同時轉達了府中老爺和夫人對兒子、兒媳婦通州之行的關切。
接著,便轉向劉嬤嬤和半悅,問道“大奶奶第一次出遠門,你二人可有妥善照應?若怠慢了,夫人可不饒你們。”
劉嬤嬤是秦府的老人了,聽話聽音,立即明白管家問話的意思他想知道秦向儒夫婦通州之行是否順利。
隻不過,管家這話問的有點多餘了。
人家小兩口這趟走的著實愜意,她和半悅雖沒跟著秦向儒出去做事,但從秦向儒每日的情緒便可看出些苗頭。
還有回程路上,誠運各人對秦向儒的尊敬,完全看得出,秦向儒在誠運頗得重視。
不用說,秦向儒接下的誠運差事做的極好。
周彩蘭就更不用說了,是她和半悅近身伺候的。
雖然周彩蘭在舉止規矩上,沒有大家女子那樣講究,但性子恬靜自然,一點不嬌柔造作,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卓家豪富府邸之行,周彩蘭不但沒有失當之處,反而頗得卓家主母喜愛,更是得到卓家小姐再次相邀,竟是投緣的很。
而且劉嬤嬤自己也有思量,近段時間老爺秦睿忙碌異常,和請來的一些人編撰識字典籍。
秦氏一族都很重視這件事,這件事據說做好了,就是秦家複起的機會。
但是否成功,以及成功之後能帶來多少好處,還是未知數。
可就眼下情形來看,一向不受重視的秦向儒夫婦,已經有了不錯的前景。
大公子人品敦厚方正也就罷了,大奶奶卻是個明白人,對她們兩個借來的奴婢,並不苛刻,卻也不會很親近,分寸把握得極好。
如果能跟上這樣的主家,絕對是她們這些下人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