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知幾忙解釋“去年,打探前朝官員秦睿編撰的識字典籍,便是犬子通過顧天成,結識了秦睿的長子,才對注音符號有了深入認識。”
他還把薑成華、陳子更和顧天成最初互看不順眼,在通州街上好一番打鬥的事情講述給皇帝聽。
大約是回想起少年意氣,皇帝很是感歎,“年輕就是好啊。”
緬懷了好一陣,才又說回正題,“誠運投遞的事,明日早朝後再議吧,也聽聽幾位相輔的意思。”
第二天早朝之後,閣部四位閣老被留下來,薑知幾也被皇帝點到,幾人一起退到禦書房。
幾位大人各自落座,聽皇帝說,接下來商議的事情,居然是誠運投遞的去留,這幾位頓時就詫異了。
誠運投遞所有分號,都在各地衙門正式報備過的。如此一個新興行業,彙總國之大事的閣部,幾位閣老總是聽過一耳朵的。
一個民間生意而已,經營時間不長,據說也沒什麼雄厚的財力,怎麼拿到皇帝案頭上了?
四位閣老中,要數廖相爺對誠運投遞最為了解,且廖家還有牽扯,首先就得表態。
“這個誠運投遞,微臣多少知道一些。當時籌建時,通州廖家資助了誠運投遞一成股。”廖賢舉說道。
刷的一下,禦書房幾個人的視線,瞬間便都凝在他身上。
廖相爺麵色不變,從容解釋道“誠運投遞籌辦之初,因送信送物收費很少,卻動輒就要遠赴幾百裡、甚至上千裡之外,人們都認為這是個虧本的買賣。
“籌建投遞行的顧天成出身貧寒,年紀不大。廖家覺得投遞行是個不錯的行當,於大河兩岸百姓頗有便利,眼見得一個有誌向的年輕人作難,便出手資助了六百兩銀子。
“銀子是出了,但廖家並不參與經營,占一成股,便於投遞行維係。”
眾人一聽,紛紛側目。
聽聽這話說的,多麼高風亮節。六百兩銀子,於廖家而言算得了什麼?隨便丟也得丟個幾百兩,否則都不好意思張揚。
但廖家卻用這六百兩銀子,換了個扶持年輕人、照顧百姓便利的名聲。
您家這六百兩銀子,簡直花的太值了!
皇帝則詫異不已,不是詫異通州廖家,而是重新審視了那個顧天成。顧林這兒子挺能耐啊,當初的話,應該還沒亮明身份,就能讓廖家往他的投遞行砸銀子。
當然,若廖家知道他是顧林的兒子,這銀子估計就沒有了。
六百兩銀子於富豪大族當然不算什麼,但貧寒之家,卻是拚死拚活幾輩子,也賺不來的巨額財富。
廖賢舉一副淡定從容模樣,解釋的心平氣和,皇帝便適時地給了他一個驚喜,“昨日接到大將軍的密報,因他對民間信局多有顧忌,便去查看。”
“到了地方才發現,誠運投遞的東家……咳,是他早年失散的兒子。”
皇帝都咳嗽了,大臣們能不被傳染嗎?
而且,就算想不被傳染,這信息的內容,大家夥兒也有點頂不住啊。
顧林的兒子,還是早年失散的!
他早年還有兒子嗎?大家怎麼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