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隻餘了秦睿、顧天成和袁冬初,還有就是各自的貼身丫鬟和小廝再旁伺候著。
顧天成之前打聽過秦睿的行程,知道他將於明日一早,在賀之進的安排下乘船離開。
他們已經約好,明早顧天成和袁冬初去碼頭送行,周山帶兩個人隨秦睿主仆一同上船,護送秦睿返鄉。
至於秦睿隨行的物品,已經通過日常運輸,由誠運投遞的轉運員送往延浦鎮。
但這個時候,秦睿卻來了,應該有事吧。
秦睿放下茶盞,沒等顧天成詢問,便開口說道“有件事本來前日便想告訴你,結果高四老爺來的很快,沒來得及。”
“秦先生有什麼話儘管說。”顧天成神色鄭重了一些。
秦睿微微點頭,說道“前些日子,薑公子和陳公子去見過我,讓我給你捎個口信。”
“哦,”顧天成表示他明白,“我們做的事情,需要頻繁和碼頭打交道,但津州碼頭這邊,碼頭老大崔三望不太好相處。
“我打聽了,人們說有京城的勢力暗地裡支持他,就是津州府衙也要給他三分顏麵。
“我便托了成華和子更回京後打聽,這個崔三望在京城的靠山到底是什麼人。”
秦睿“嗯”了一聲,說道“就是這個事兒,和津州碼頭有關係的,是國丈王家和國丈的兩個同鄉。
“他們三家各有一支河運行。三家的河運行便是由崔三望一力照應著,在津州碼頭事務和河運上多得便利。
“凡是有好處的貨物運輸,都緊著這三家承攬,價錢也儘可能的優厚。”
“國丈王家?”顧天成頗為詫異,問道,“就是曹家送漆器屏風的那家?”
“對,”秦睿點頭,接著說道,“崔三望在這上麵也有好處,他仗著王家在背後扶持,在碼頭經營上得了不少好處。
“有時,因處事不公和收繳過高費用,有船家鬨將起來。無論鬨成什麼樣,事後總能讓事情不了了之。
“一來二去的,崔三望有大靠山這事兒便傳開了。”
顧天成和袁冬初對視一眼,這樣看來,王家經營河運這事兒並不公開。一些不太光彩的事,由崔三望這樣不體麵的碼頭勢力來做,雙方都能得益。
顧天成暗自猜測,皇後娘家在皇帝心中、或者說在朝堂上,有著怎樣的分量?
他也好根據這個,確定接下來的對策。
對於這件事,秦睿隻是給顧天成捎個話,至於具體如何應對,他覺得顧天成能從一窮二白走到這一步,解決困難和障礙的能力應該是有的。
如此便不再考慮這個事情,而是轉向另一個話題。
“我在京城見過大將軍幾次。”秦睿說道。
他甚至都沒說全顧大將軍這幾個字,顯然就是吃準了顧天成能明白。
終於繞到這個話題了嗎?顧天成和袁冬初兩人齊齊望著秦睿。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秦睿進京麵見皇帝,又在京城滯留幾個月,見的都是達官貴人,遇到顧林是必然的事情。
見他們兩人不說話,秦睿一笑,對顧天成說道“天成和顧大將軍在樣貌、氣質上有七八分的相似,想來你們應該有很親近的關係吧?”
顧天成也笑了笑,反問道“秦先生是怎麼認為的?”
秦睿說出他的猜想“你們樣貌相似,又都姓顧,很有可能你便是顧氏一族的血親,或者本就是大將軍的兒子。”
顧天成沒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