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種情形就挺好,顧林沒打算認回顧天成,而顧天成對顧林也沒有孺慕之情。
這樣的河道第一大勢力,才不會被皇帝猜忌。
袁冬初再看秦睿的眼神,便有些不一樣了。
這老頭見到顧林之後,沒準心裡想的是顧林身份變了,不願意認回糟糠之妻。而顧天成隻是迫於無奈,才和母親流落在一個小鎮子上貧寒度日。
他說不定還擔心顧天成因年輕導致考慮事情不周,一心想著自己出人頭地,會讓顧林另眼相看,從而認回他們母子。
所以老頭巴巴的跑來,想給顧天成提個醒。
至於秦睿更願意顧天成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和顧林各走各的;還是願意放棄自己的將來,回歸大將軍府、過富貴日子……袁冬初認為是第一個想法。
袁冬初能想到的事,顧天成當然也明白,當下正兒八經的站起,對秦睿深施一禮。
秦睿隻是過來給他提個醒,這種事其實也是有風險的,一個不好,便是離間人家父子的感情。
卻沒想到顧天成也是個通透的,很明白他的心意,居然就這麼給他行了一個大禮,這就是很領情了呢。
秦睿意外之下連忙站起,扶住顧天成,連聲說道“天成不要和我客氣,我之所以有今日,全賴天成和冬初的照拂。
“若是說謝,也是我秦家闔府上下感謝你二人才是。”
大家話都能說到一起,自然更融洽了幾分。
隻是時間不早,殷殷相談不多時,秦睿起身告辭。
…………
第二天的津州碼頭,給秦睿送行的人是真不少。若論身份,津州投遞行這一行人真不夠看。
但碼頭上時不時留意他們的人卻挺多,其中不乏權貴大族的主事人。
眼前的送彆景象,讓顧天成不由想起當時的易水縣,以知縣為首給秦睿送行的場麵。
當時,秦睿乘坐的客船漸行漸遠,他記得岸上好多人都在咋舌,都是說活了好大年紀,從未見過那樣的大場麵。
但是,把那個場麵拿來和現在相比,簡直差得太遠。
秦睿,是真的發達了啊,甚至比他在前朝為官時還要風光。
至少前朝時,秦睿隻是個五品京官。
當時他年紀不大,人們預測他前途一片光明。但事實怎樣,還有待時間檢驗。
而現在,秦睿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遠遠超過了他之前的巔峰時刻。
要說人家秦睿也真夠意思,送行的權貴那麼多,他卻一直讓顧天成和袁冬初陪在身邊。
最後和權貴大族告辭之後,還特彆叮囑了他們兩人,讓他們早日回家過年,不要讓親人等的太久。
大儒秦睿走了,但秦睿造成的影響卻並未消失。
原本還想著和顧天成彆苗頭、把誠運逼出津州的崔三望,這時也苦著臉偃旗息鼓了。
至少,他暫時不敢動這個念頭。
能坐到他這個位置,而且一坐多年,心裡也是明白事兒的。
照著秦睿和顧天成顯示出來的關係,一旦誠運投遞出了問題,難保秦睿不會用他的筆杆子振臂高呼。
人家這位大儒不但給皇帝進獻了識字典籍,接下來還要編撰一本更加龐大詳儘的著作。聽說皇帝已經賜了書名,好像叫做辭源大典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