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袁冬初名聲挺響亮,家世最差的她,還被眾人禮讓著,做了個較好的位置。
其實吧,縣城深閨中的小姐,相比通州和津州那樣的大城,內院規矩還要更多一些。
這些年輕女子最早聽說袁冬初在誠運做事時,還有些瞧不上。
但隨著誠運的名氣越來越大,業務種類越來越多,少奶奶小姐們見識了誠運的代購名錄,能從上麵買到自己心儀的物品。她們再看袁冬初時,內心便有了些微妙的變化。從初時看不起女孩子拋頭露麵,變成了現在的各種羨慕。
如今終於見到了真人,各種話題、各種問題就都來了。
有問外麵的世界如何繁華的;
有問各地都有什麼女孩子感興趣的風物特產;
也有問通州到底有多大多繁榮、津州的權貴是不是僅次於京城的;
更有問,誠運的投遞小子是不是真的都能認字?還問不經過先生教導,他們是怎麼學會的?
曹嘉卉已經殷勤地給袁冬初捧上新沏的茶,方便她講述時潤潤喉嚨。
…………
連巧珍留在延浦鎮家裡過年其實很不得已,她平日裡不愛在家呆著。因為家裡時不時的便會有人來串門兒,或者過來榨油。
雖然點心鋪子比油坊賺錢,但老年人嘛,總是想的多一點,總覺得這個油坊養活了連家好幾代人,是連家的根本,不能丟了。
所以,現在這個榨油作坊還在做,不過隻有她娘一人支應著,接不了很多生意。
家裡人來人往的,哪個來了都要和她搭訕幾句,出口的當然都是好話。
但這些人的神色間暗藏的探尋,又怎能瞞過已經活了一輩子的連巧珍。
所以她是真心不願意在娘家呆著。
如今過年,食肆停業,家裡就跟走馬燈一樣,串親戚串門兒的人,時不時就會來上一個或幾個,搞得連巧珍不勝其煩。
初五這日,趁著串門的人還沒來,連巧珍穿著厚實的棉衣,還圍了個鬥篷,和她娘打個招呼,便帶著半悅和劉婆婆出來,打算尋個人少的地方轉一轉,透一透氣。
想好的地方還沒到達,就窩了一肚子火。
尤其看到車窗處露出的周彩蘭那張臉,連巧珍就更生氣了。
這個一年前還瘦巴巴,處處透著寒磣的女人,如今居然有了點前世侯夫人的影子。
再看秦家三輛馬車行駛的方向,明顯就是去易水縣的。
不用問,一定是易水縣知縣設宴,邀請了秦睿一家。
這個認知讓連巧珍差點咬碎了牙。
想當年,整個延浦鎮能有這種待遇的,隻有她連巧珍。秦向儒能去知縣府上,也是因為他是連氏的丈夫,沾光而已。
如今,秦家一家子都去知縣府上做客了,而她卻成了那個沒資格赴宴的人。
馬車走遠,連巧珍陰沉著臉回神四望,周圍遠遠近近還真有幾個人,齊齊用異樣的目光看她。
她和秦家人同時出現,人們必定會想起三年前,連家長女拒婚秦家長子的事。
她連巧珍站在這裡,就是為了襯托秦家的體麵和榮光,反襯她自己的落魄嗎?
連巧珍臉色更加不好看,揣著滿肚子的怨憤,扭頭返回家中。
家裡雖不時有人造訪,但她隻需露個麵,輕描淡寫的應酬兩聲,便可以回自己房裡躲個清淨。
不像現在,她躲得開延浦鎮這些好事之徒的眼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