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代做企業,幾乎就沒有不貸款的,但袁冬初麵對動輒百分之十幾的利息,尤其又是金融管理不完善的古代,她很不安心。
她舊事重提“這五條船做成交付,怎麼也得年底了。到時候,我把通州筆墨行那兩成半的股讓給廖大老爺,便能付一部分船錢。”
秦向儒一聽就驚了,連聲表示不讚成“這怎麼能行?蘸水筆和墨水全賴袁姑娘,才能做出現在的規模。
“如今筆墨行已經開始賺錢,袁姑娘你怎能在這個時候退出?
“若實在需要銀子,讓出我和彩蘭那份便是,袁姑娘那些股絕不能動。”
他這番話說的,袁冬初心思還真動了動。
倒不是說她的那些股不讓了,而是琢磨要不要讓秦向儒也投一部分銀子在誠運。
畢竟,誠運若是日後做大了,現在投入的話,那就是投資潛力股,收益很大的。
不過她也隻是想了想,秦向儒那溫吞敦厚的性格,還是吃筆墨行這個穩定的分紅比較好。
這麼想著,袁冬初向秦向儒解釋“一樣銀子,擱在筆墨行是賺錢,投到誠運一樣也是賺錢。河運行獲利高,筆墨行的生意則比較穩,各有千秋。
“你那一份就不要動了,咱們把銀子投在不同的生意,更保險一些。”
秦向儒還想說些什麼,卻發現他根本想不起來反駁的話。
顧天成岔開話題“卓大官人提醒的對,咱們不能再耽擱時間了。
“接下來,我得用心在河道上留意能合作的船隊。冬初你也回京城吧,儘量把京城和津州的投遞業務做完善了,規模做大一些更好。
“有了一定規模,才能更引人注目,也能讓朝廷對誠運更有信心。
“我給你在各處投遞行調一些人手,或者你合意誰,便把他們調去京城。”
…………
大概是卓遠圖回家說了什麼,卓靜蘭得到袁冬初即將啟程的消息,竟然沒一點意外,而且同時也在整理行裝,準備和袁冬初同行,趕回慶州。
而康豪這邊,一幫兄弟也是湊在一起吃了頓飯,同席的還有已經是驍騎尉的張春生,和薑成華三個貴公子。
席間提起康豪娶的新婦,又談起小女娃阿慧。
康豪看起來甚是滿意,稱張氏性格溫和善良,對女兒很好。
顧天成、潘再水等人很替他鬆一口氣。
張春生則是暗自歎息,如果康豪之前就有這麼個媳婦,也不至於和到手的富貴失之交臂。
說起來,張春生很是個實在人。雖然後來不怎麼提起他這場富貴的僥幸了。但一直感念著康豪的好,對康豪和康家時時照顧。
就像康豪現在住的院子,其中便有張春生的幫襯。
一頓飯吃下來,幾個人正經道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