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過去。
翌日又是一個大晴天。
海風吹拂,陽光普照,花兒草兒露出笑顏,爭先恐後地擺著動人身姿。
原本因和國太子之死暫停的四國盟會今日繼續,然與之前的安排大相徑庭。
朔陽殿內,乾國太子才剛領著一眾朝臣落了座,正與身側的楊大人低聲說著什麼。
平國使團就到了。
平國在四國之中國力偏弱,疆域最小。但平國的現任皇帝很識時務,早在十年前便主動投誠,依附於乾國,每年年歲都會派使臣來乾國朝拜獻貢。
對於如此有誠意的鄰國,乾皇也表現出了天朝上國的大氣,給了他們很多優待和支持。
比如,平國子民可以來乾國學習、經商,甚至當官。
當今皇帝最寵愛的昭妃也是平國人,不過不是平國貴族,隻是毅王府邸一個普通樂女。
有次毅王來乾國朝拜。
皇帝設宴招待,席間此女歌舞一曲,被乾皇讚為“仙樂之音,驚鴻之舞。”
毅王甚懂君意,爽快將此女獻上。
三年後,她便成了乾國後宮赫赫有名的昭妃。
說起來,木拓太子被殺一事,與平國完全沒有乾係,也難怪平國使團的官員們神態都很放鬆。
他們剛入座,金國使團便到了。
此次乾國四皇子之所以成了刺殺木拓太子的最大嫌疑人,便是因為鄴榮殿下的指證。
在人家的地盤上指證主人殺了客人,這實在是件很失禮的事。
也因為此,金國使團的官員們都覺得太尷尬了,朝主位上的乾國太子等人行禮後,便默默地走到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
最後到的是和國使團。
依然是垣王領頭,他身後跟著本野。
兩人麵上神情淡淡、目不斜視地向和國的座位走去。
跟在他倆身後的其他使臣卻麵露疲倦之色,想是因為驛館昨晚走水遭襲,大家忙著善後熬了夜的緣故,此刻不失禮貌地朝主人客人行禮後,坐下了。
金、平兩國的使臣皆看向他們,目光充滿了探究。
昨夜和國驛館發生那麼大的事,他們當然都派了人打探。傳回的消息很多,卻不知真假。
待眾使團到齊,太子喚人將殿門關上。
同時,從偏殿忽然捅出兩列披甲執銳的乾國兵將。
他們迅速把控了各個殿門,並散布於殿內四周,虎視眈眈地盯著殿中一乾使臣。
使臣們一驚,紛紛站起身來,朝主位上的太子問詢。
太子微微一笑,也站起身來,朝使臣們行禮,“本宮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有一樁公案需要諸位做個見證。”
聞言,眾使臣心裡一緊。
不是審判而是見證,說明他心裡已經認定了一些事。
昨晚……
莫非,救走四皇子的真是乾國的這位太子?
那四皇子今日為何沒有露麵?
如果真是乾國太子救走的四皇子,那他們為何又要偷走和國太子的屍體?
救人情有可原,盜屍的行徑就太下作了。
……
隻是不管他們內心如何腹誹,麵上卻都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包括作為“苦主”的和國使團,就連之前跳得最凶的垣王和本野,此刻也都知趣地保持沉默。
四國之中,和國的國力僅次於乾國,甚至在某些方麵還大有趕超之勢。比如,他們的舟師和戰船。
而要論起與乾國的關係,則是最差的。但乾國自諭天朝上國,在一些小事上不屑與他們計較,因此表麵上還算平和。
可這次木拓太子之死打破了這種平和。
乾國的外交一向講究以和為貴,這也是之前即便本野扣押了四皇子他們也沒采取行動的原因,還試圖想通過和平手段要回四皇子。
所以和國方麵,也沒想到乾國會突然夜襲和國驛館,以至他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但乾國四皇子被救走,連木拓太子的屍身都不見了。
更可恨的明知是乾國人所為,現場卻沒留下任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