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漢章帝與竇皇後_秦漢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秦漢傳奇 > 第117章 漢章帝與竇皇後

第117章 漢章帝與竇皇後(2 / 2)

從此竇皇後專寵後宮,風頭一時無兩。竇家東山再起,囂張跋扈更甚從前。

世界上像馬太後那樣竭力反對加封娘家的人太少了,而像竇皇後那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才是人間常態。

竇皇後得寵後,被漢明帝打壓的竇家東山再起。她的兄弟竇憲、竇篤都身居要職,成為漢章帝的心腹。

但竇家基因裡帶著的囂張跋扈是改不了的。竇憲恃寵而驕,他看上了漢章帝的親姐妹沁水公主的田園,非要強“買”。沁水公主畏懼竇家的權勢,不敢拒絕。漢章帝知道後大怒,想貶了竇憲。竇皇後哭哭啼啼地撕毀衣裳要替哥哥去死,麵對哭成淚人的竇皇後,漢章帝毫無辦法,他隻好赦免竇憲的罪,但從此也沒有授予他重任。

公元88年,漢章帝害病死了(竇固也在這一年死了)。他做了十三年皇帝,死的時候才三十一歲。太子即位,就是漢和帝,尊漢章帝的皇後竇氏為皇太後。漢和帝不是竇太後生的,他母親梁貴人還是被竇太後害死的。漢和帝即位的時候才十歲,竇太後替他臨朝。因為兒子不是自己生的,她隻能依靠自己的娘家。竇太後的哥哥竇憲執掌大權。漢朝外戚的勢力又強大起來了。

竇憲身材不高,可是臉大脖子粗,長得十分威武,他顴骨底下的橫肉能夠上下抖動,橫肉一抖動誰見了都怕。竇憲執掌大權以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禁止私人煮鹽和冶鐵的法令給廢了。為了得到國內大族和財主們的支持,竇憲把鹽鐵的利益讓給了他們。

竇太後不甘於當兄弟的傀儡。竇憲和竇太後兄妹之間也發生過意見衝突。竇太後臨朝執政,真的是她自己在執政。

漢章帝駕崩後,都鄉侯劉暢來京吊喪,劉暢是劉演的孫子,和帝的伯父,劉暢和竇太後非常要好,憑借這層關係,劉暢得以進入長秋宮。

竇憲害怕竇太後重用劉暢分了他的大權,就派刺客把他給暗殺了,竇太後吩咐竇憲去捉拿凶手。他自己肯定不會捉自己,於是把殺人的大罪推在劉暢的兄弟劉剛身上,說他們弟兄不和自相殘殺,竇憲派禦史和青州刺史去查辦劉剛並嚴刑拷打他。尚書韓棱上書竇太後說劉暢在京師遇害,劉剛遠在青州,應該在京師捉拿凶手才是。太尉何敞親自調查。結果水落石出,竇太後大怒,將竇憲關閉在內宮。

竇憲自知忤怒太後,於是請求出擊匈奴以贖死罪。當時匈奴分南北兩部,南匈奴親漢,北匈奴反漢。正好南匈奴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佩金印紫綬,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及羌胡兵出塞。

竇憲與北匈奴經過兩次大戰,北匈奴主力被徹底殲滅,其殘部的去向《後漢書》說是“不知所終”。而按照《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說法,“這些逃跑的匈奴人”采取“轉向西方進軍”的戰略。長途奔襲到歐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帶,接著又同這裡的原住民哥特人一起向西侵襲,直到羅馬城下,最終古老的帝國在眾多‘蠻族’的強大壓力下覆亡。從這個角度不妨說竇憲對北匈奴的作戰不僅影響了中國曆史,而且推動了歐洲的曆史進程。

竇憲大勝歸來後升任大將軍,封武陽侯。

竇憲平定匈奴後威名大盛。於是以耿夔、任尚為爪牙,以鄧疊、郭璜為心腹,把攬朝政占據要津。一時刺史、守令等官員多出其門。尚書仆射郅壽、樂恢因為違忤竇憲之意相繼自殺。朝臣震懾望風承旨。竇篤進位特進,竇景為執金吾,竇瑰為光祿卿,兄弟當朝,貴重顯赫傾動京都。他們侵淩平民強奪財貨,篡取罪人搶掠婦女。搞得京都商賈閉塞如避寇仇,而主管官吏噤若寒蟬,忍氣吞聲不敢舉奏。司徒袁安見天子年幼外戚專權,深為憂慮,言及國家大事,往往嗚咽流淚。無奈竇氏勢力太大,父子兄弟並居高位充滿朝廷。

公元93年,權勢通天的竇憲想自己做皇帝,他和女婿郭舉同謀想暗殺和帝,但走漏了風聲。漢和帝當時才15歲,而前朝後宮都是竇氏兄妹的勢力,沒有任何肱股之臣,和帝隻能和心腹宦官鄭眾密議,決定殺了竇憲。

清河王劉慶是宋貴人的兒子,漢和帝劉肇是梁貴人的兒子。他們兩關係一直很好,而且都恨太後和竇家弟兄。兩人一商量,劉慶拚著性命也要乾。和帝有了劉慶做幫手,很快跟司徒丁鴻、司空任隗聯係上了。

考慮到竇憲駐紮在外,怕他興兵為亂,和帝謀定後忍而未發。適逢竇憲和鄧疊班師回京,和帝大喜,下詔讓大鴻臚持節到郊外迎接,並按等級賞賜軍中將士,以安其心。竇憲把軍隊駐紮在城外,自己進了城。這時候天已經黑了。竇憲決定在家裡休息一夜,第二天早上再朝見皇上。這時和帝親臨北宮,吩咐司徒兼衛尉丁鴻派衛兵關上城門,然後逮捕了鄧疊、鄧磊、郭舉、郭璜,並下獄誅死。

竇憲消消停停地睡了一覺,等到天一亮,門外全是士兵。漢和帝的使者敲門進去,說有詔書到。竇憲慌忙趴在地上領受詔書。詔書免去竇憲將軍的職司,改封為冠軍侯,且催他立刻離開將軍府回到自己的封邑去。等他們回到封地後不久,和帝又逼迫竇憲、竇篤、竇景自殺。竇氏四兄弟中,隻剩下沒有參與謀反的竇環逃過一死。

和帝在鄭眾等宦官的協助下,一舉鏟除了把持朝政的竇氏兄弟,從此開始執掌朝政。和帝親政後,下詔升鄭眾為大長秋,而且冊封他為鄭鄉候,這也是東漢宦官封侯的開始。在和帝的信賴和庇護下,宦官的勢力強大起來。和帝利用宦官的力量鏟除竇氏,結束了東漢第一個外戚專權的時代,卻也打開了宦官專政的局麵。

中護軍班固也是竇憲一黨,漢和帝隻把他革了職,可是他的冤家洛陽令假公濟私,把他下了監獄,還叫監獄官不斷地鞭打他。班固受不了這種折磨,就在監獄裡自殺了。洛陽令奏明漢和帝,又把班固的罪狀說了一大套。漢和帝下詔革去洛陽令的官職,並且把那個倒黴的監獄官定了死罪。

漢和帝做出漂亮的反擊,竇太後被軟禁在宮中,不得參與政事。

一場轟轟烈烈的奪權鬥爭,以劉肇大獲全勝而告終。一個14歲的孩子能夠不動聲色地從一幫權臣手中奪回政權,劉肇的智商與膽識是不容置疑的。

竇太後死後,劉肇的生母梁家這時已經被貶到九真今越南了,但是梁貴人的姐姐已經出嫁,還留在京城。竇太後死後,這個姨母立馬上書告知竇太後奪子,梁貴人被逼自殺的事情,劉肇這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眾臣紛紛請皇帝貶抑竇太後的尊號,並稱不宜將她與漢章帝合葬。

劉肇是個寬厚的人,竇太後對他有養育之恩,他親手寫下詔書,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竇太後後來很低調簡樸的,大家不要再說啦。最終,竇太後與漢章帝合葬於洛陽敬陵。

梁家被平反,梁貴人被追封為皇太後,宋貴人一家也被平反,

在和帝奪回政權的過程中,中常侍鄭眾直接參與了策劃和實施,在論功行賞時,鄭眾自然是首功。於是鄭眾被升遷為大長秋。“長秋”是漢代皇後的宮名,也用作官名,指皇後近侍官的首領,一般由皇帝親信充任,負責宣達旨意,管理宮中事務,其官署稱為“長秋寺”。在進行策勳封賞的過程中,鄭眾推辭的多接受的少,其謙遜仁愛之心很得和帝的讚賞,和帝經常同他討論國家大事,史書上說“宦官用權自此始矣”,從此東漢進入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執政的時代。

在一舉掃平外戚竇氏的勢力後,劉肇開始親理政事,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劉肇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並多次下詔納賢,在法製上也主張寬刑,並在西域複置西域都護。

竇太後生年不詳,她和漢章帝做了11年夫妻,10年皇後,5年的攝政皇太後,又被幽禁了4年。她去世的時候才三十多歲。

在她短暫的一生中,以美貌和聰慧著稱,她逼死了兩個情敵,但也做出了不菲的政績,和被塑造得象聖人一般的陰麗華、馬皇後相比,竇皇後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點,又最終敗落,讓曆史多了許多真實感。


最新小说: 養成偏差 表姑娘拒絕偏執世子後,被抵牆角了 我咋就天下無敵了 商海沉浮記 天痕之外 炮灰女配丹法雙修 末世:小喪屍愛玩種田小遊戲 念你成燼 重生八五:一人一槍狩獵林海雪原 中東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