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塗轟作品集!
大同南鄉供銷魂魄
鬆東北堤路路連鄉
一個地方,一季好糧,寬敞的道場上,農民在打場囤糧,拖拉機在轟鳴。紅而和童年的夥伴們爬上了高高的穀堆,一起體味老鄉們豐收的喜悅。
胡家鋪位於鬆滋直轄鎮沙鎮北偏西約9裡路,再往西走一截,就到了毛頭洲的儘頭。剛解放,十八歲的焉渥祥到胡家鋪榨房辦房屋移交,開始組建胡家鋪分店,胡家鋪分店由此成為大同南鄉的商業中心。當時,五十餘歲的村民胡文之在胡家鋪駕大船。胡家鋪之胡氏乃當地老教師胡大傑和其弟胡大川之胡氏。
從1979年到1981年上半年,鄢紅而在連豐道場讀完幼兒園後到胡家鋪小學讀書。
“馬兒啊,你慢些走哇慢些走……",那年,紅而和豔玲一起在小學低年級班上被教語文的班主任徐老師選上參加文藝節目唱的就是這首歌。紅而直到中年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馬兒啊你慢些走》。高個子老教師黃元晴小學教音樂,當時住在鬆東河畔十一號路胡家鋪子下坡右側,兒子周周。
有一次,紅而和開春幾個因成績差補課,比大多數同學回家要晚。在田間的大路上,李對白頭發胡老師把他留到了這時候才放回家頗為不滿。紅而的夥伴正明他們就根本沒留,科目考察合格,放學時間一到和其他同學一樣都立馬回家。
紅而愛畫畫,逐漸畫了一本畫書,一個雨天下課後被徐祥等同學拿到之後,先是當眾彰顯,後卻戲謔地散落幾頁在雨後的泥濘裡,紅而心疼自己畫的畫,冒雨一張張地撿起來帶回教室。
一次盧老師用粉筆刷子扳數學題目考查不過關的學生,未扳著;卻意外傷著了另外一個無辜的學生,使他嘶聲痛哭。盧當著全班同學的麵略表歉意。數學題目考察合格的學生,盧用教鞭輕輕的挨一挨其頭上還不長的頭發,表示稱許。計算能力強,作數學題目每每過關,相形見絀的紅而感到望塵莫及……。學生數學成績差怕科文老師發火揪眼眼皮子,很疼的,在師生間顏麵儘失,跟人有口難言。眼皮被揪看上去沒傷,病菌卻在趁機侵入,逐漸留下褶印,眼皮留下敗相。成人後傷印依然在,麵相讓人看了不舒服,要長期塗抹紅黴素,直到中年前傷印才會消失殆儘,此時青春已所剩無幾,讓人懊悔不已!
一些小學生覺著彆的夥伴精製的彈弓玩起來很酷,自己也終於效仿製作了一把,有用紙子彈打傷彆人的兒子,被告到校方後槍被小學老師強行沒收。鐘主任的手裡還抓著一大把從彆的調皮刁蛋的學生那裡收繳來的鐵絲手槍,都被扔到了廁所糞池子裡麵。
往返小學的路上,柳昌楊茂,百戶蕭疏,磚、碳窯矗立那一片中低產田間的土路邊。一天從分店去上學,紅而路經劉燕門口,手中玩的溜圓的白皮球被正在給人剃頭的高個子李帶刀看中,最後竟無理將球拋向了河裡。紅而要回球無望,上課時間不多了,為了不遲到,隻好忍痛割愛,又恨又氣的匆匆趕路去不遠的小學報到。那條河正是紅而婆婆和大爹搬家前所住老屋後的那個堰,紅而以前在這裡時常蹲在跳板上看對岸人家的人來人往,看河裡的各種風景。丟皮球的事紅而後來淡忘了,但偶爾又會重新浮向腦海。
小學一年級,紅而因數學成績差,成績單上被班主任再次批為留級。李母從分店趕到小學,在徐老師麵前求情做工作,要兒子決不能再次留級,徐老師終於被說服了,連聲說“紅而讀二年級,紅而讀二年級”。數學成績差,李母便請在11號路分店上坡堤邊住的女同學給紅而補差,起到了一定效果。
當年紅而所在小學的啟蒙教師有譚第春、趙慶鬆、鐘士權、胡大傑、趙家玉、徐佑珍、覃世英、黃元晴、王洪忠、鄭澤漢、胡德玉、毛啟銀、鄧永權、盧玉龍等,前三位是小學校領導。誰又能想到,他(她)們中有的還是鬆四中高紅而十幾屆的往屆高中學生呢!有的老師人老後肺和心臟患上了疾病得住院治療。
小學的男同學有雷正明、郭萬謀、呂邦芬、斯書俊、家炎、石懷平、杜峰、餘小兵、餘紹旺、楊癩子、李開春、孟凡義、徐天祥、楊建國(楊耙子)、李青鬆、陳雲、袁紅、張炎、鄧家炎、薛傳喜、餘繼華等,他們很多都是紅而小學時的小白朋友。小學的女同學有許金甲、胡必榮、尹豔玲、黃傳美、艾昌豔、査紅、唐平、曹學平、餘小華、劉衛紅、郭軍菊、張慧等。高班的學生紅而隻記得有胡必鑫、鄧永燕、胡必林、胡慧、劉燕、鄒應國、雷正亮,另餘紹龍、杜東、向常華(向橋子)等;低班的有鄒強、胡勇等。他(她)的家大都在分店四圍。有說胡家鋪之胡氏乃分店鄰宗胡文英、胡必鑫之胡姓;胡必林也是這個胡。
06年11月14日,李在沙鎮自力巷站院內回憶說
十幾歲逃老東,在野茇林子裡過夜,到處逃荒,吃飯的時候槍一響跑都跑不贏。剛解放的時候,男女老少扭秧歌、遊行、呼口號,跟電視劇上是一樣的。那時候記心好,會唱100多個解放歌曲。她小時候在宣傳隊,一走十幾裡路,在宛市戲院演出後又摸黑走回家;那時候熬夜安,好帶勁!現在腰酸腿子軟,是那時候不懂生活喜歡胡來,嚴重風寒就得上了身,晚年才發覺,貼康通創可貼、麝香壯骨膏等來根治,太晚了。她的後媽不準她讀書,叫她剁豬草,手指都剁疼,日夜疼睡不得。那時候跟老爹用鼎鍋鼎的粘米飯,她們年輕人隻能吃麥米飯。
……供銷社的人最苦,那時候又要愁自己,又要愁生活,愁孩子、老人,愁每一天的生活。養了個兒,還要養三家的老人。那時的工作不是和現在,一天到黑兒又在嘈,一天8小時工作製,根本不講吃喝,不吃飯都要把工作做好。到廁所去都有人監督,時候去長了要扣工資。她們老年人是遭了邪的。怕她業務上搞鬼,攻擊她。學聽,學講,拚命乾,生意精顧客站起把人家說得坐下。看彆個搞匹頭幾多快,就在一旁學,在實踐中學經驗,長才乾,看季節,看氣候,先賣什麼,後賣什麼,顧客兜裡再好多錢都能跟他們搜空,價太還很了,就叫還加一點就給他,多推銷,多賣錢,不是水貨,把陳貨搞出去,拖完了算了;彆的營業員不介紹,也不做聲,人家說買什麼就買什麼,兩三個上台賣不到錢,而她呢?顧客錢一拿出來,就介紹這介紹那,她跟他揣這樣、揣那樣,把錢跟他掏光,她一上就是百把塊。所以她在胡家鋪比誰的錢都賣得多,上業務比他們哪個都賣得多。那時候在哪裡都爭強好勝,隻受表揚,受不起批。供銷社那時候工資低,工作最苦,工作不分日夜,1個人當3個人,一條街6、7個業務一條龍隻站兩個人,半夜喊還要開門,關活門不管死門,一個見麵會一開蔬菜就吃光了。魏遠茂,在單位聽話,領導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分派的任務按時完成。駐地財源逐日增,順天生意連年盛……。
苦苦烈烈撐起一個家,多少年與困惑相伴,往事曆曆,已步入華誕之年的李母言罷感慨萬千!
紅而生於胡家鋪村,此前李母在新江口西北、金鬆河西的木天河供銷社懷的他。
當年擁有副食、百貨、日雜(文具)、收購四大門市部的胡家鋪分店屬鬆滋市宛市供銷社,位於沙道觀鎮和新場鎮之間大同垸西南鬆東河堤11號路長長的下坡處,方圓百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堤上有楓楊,彆稱麻柳,但它既不是楓,也不是楊。胡家鋪分店曾經的六任主任分彆是熊映鳳(女)、熊家清、張澤順、文心龍、羅鬆子、雷正陽。曾經的會計分彆是李母、鄭會計、薑士春、許汝玉。曾經的事務長是王傳元、劉恒勤等。營業員有李母(李啟鳳)、張庭英、熊家慧、覃兆春、楊中鳳、楊工夫、張方士、吳斌、曾先奎、曾廣鳳、盧玉彪、趙德翠、王文瓊、陳遠堯、周永華、徐祖華、劉學勤、易繼萍、凡明順、尹小敏、劉芬、張祖壽、張同誌、吳兵、李開喜、鄭方橋等。胡鋪沙鎮九裡遙,對河長洲映眼簾,焉知其名毛頭洲……。每逢洪峰望堤麵,毛頭洲邊白沫湧。
楊工夫雖是胖子,卻一臉紅色健康得很。作為分店的老同誌,他情商高,很健談,興致高,同誌們都很喜歡他。他工資平時積積攢攢,攢了好多錢都不借。早先老鄧不時下分店檢查指導工作,那時他是宛市供銷社的辦公室主任。王傳元是大口人,後調任宛市供銷社任辦公室副主任。鄧走後,王接任主任。張澤順在胡分店任了四年主任,後調任宛市供銷社工會副主席。1955年,張在西齋供銷社任財會股長。次年10月,李母考進供銷社,正式參加工作。此前,李母是溫家潮鄉政府宣傳隊的成員。賀安珍當時乃花園大隊的支部書記,兼溫家潮鄉婦聯主任。那時老焉有一次在花園婦聯主任湯遠玉的屋台子上看了會李母等的演出。陳遠堯本沙鎮觀社人,老伴在觀社種菜賣。離胡家鋪分店後先是調到沙鎮商店百紡五金,後又調到沙鎮糧食,都是國家單位。他未入黨,但他是大學生。晚年跟老伴買了保險。2018年9月28日,陳遠堯去世,終年80歲。都說他是老死的。去世前把錢也留給了老伴。陳小老焉幾歲。老曾調分店前乃涴市供銷社采購員。張祖壽瘦而矮,四川人當兵做女婿下來的,後離胡家鋪分店調三十裡開外的新場分店,供銷社破產後又自己開店。2010年前,張去世。
李母和張庭英所在的日雜和文具門市部賣的畫五花八門,苦菜花、萬水千山、周總理肖像……;畫書也陳列了幾個貨櫃,什麼內容的都有;還有信紙、本子、筆等。張庭英是沙鎮興裕人,家裡有一弟一妹。李母時常念保爾·柯察金的那句名言給小兒子勵誌,使紅而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此外,還有卷宗、明礬、碗、鉛錘等。收購裡收紙殼子,各種各樣的鐵廢品堆成堆。婆婆發長個高,善良可親又可愛,跟李母一同度日,近前人直覺如食老麵鍋盔……。陳紅軍也時常從觀社到他父親陳遠堯這裡來玩,有時在後院裡和紅而講話。收購門市部蜜蜂釀的蜜又賣了好價錢。
胡家鋪店員工多,誰不識咱好娃友?
紅而依然記得小時候隨年邁的母親推車子推貨向北沿堤到9號路去穿鄉賣貨的情景,老母作為生意人是何等勞苦心誠,往事如煙,具體情形竟也模糊不清。
副食門市部的圓筒狀油鼓子油賣完後空空如也,數個空油鼓被民工用腳輪番掀踢長長的距離後一一滾上結實的木板車,遠方的馬夫再趕著棕色的壯馬把長板車拉走,分店四周的村莊也能聽到震震聲,紅而在文具門市部門口也出神地觀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