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塗轟作品集!
鳳小嫗
鳳小嫗姓李名啟鳳,女,1936年陰曆4月12生於鬆滋花園崗,今屬涴市魏家堤。星宿心月狐。矮個兒隻有1米45,近到身前人覺如食香甜鍋盔。她是南海、涴市、沙鎮家喻戶曉的供銷社老會計和老營業員,工齡約30年。年輕時堪稱"鳳小女"。老伴乃基層乾部焉渥祥。其母原本也是花園崗人,成家後在胡家鋪落戶,幾十年與李母相依為命,83歲卒。
1945年至1950年,鳳小嫗在鬆滋宛市溫家潮讀鄉小。50年至54年在家從事生產勞動。那時她搞宣傳,白天幫農民忙生產,晚上又要演戲。
1954年至1955年,她在沙市大賽巷與勝利街之間讀會計班,證明人是胡正則。會計班所屬學校的校址在沙市江漢南路邊的大賽巷與勝利街之間,大賽巷後為美食一條街,緊挨安良百貨。
56年12月鳳小嫗參加工作,時有鄉人民政府介紹信。
56年,李母剛開始在南海工作是在磨盤洲鎮內一門市部上班,試用期三年,一起來的七個四男三女,其他六個臨時工因表現不好、各種問題都回家了,隻有她受到肯定和表揚留了下來。才乾了兩年,老同誌就叫她接門市部。後來還轉了正。這一段傳奇般的經曆李母後來時時對人講起……。
1956年10月至1957年10月,王家大湖供銷社紙廠河百貨門市部營業員,證明人鄔家慶。一日,在樓上掃雪不慎滑落樓下,摔得很重,一直沒看。到了老年,身上疼一直以為是風濕,後來才知道是那次摔傷得的後遺症,看書後買中藥喝中藥,欲把老毛病都戳出來……。
1957年10月至1960年,南海永合分店營業員,證明人郭少華。永合在公安胡家場南麵對河。1960年9月至1961年5月,永合分店任三統員,證明人曹光凡。
1961年6月至1961年11月,幸福分店任三統員,證明人楊天榮。幸福分店是磨盤洲的分銷店,在新江口東二十幾裡。幸福位於麒麟宮(夾巷寺)。黃泥灘在幸福東北2-3裡路,紅而父曾在那裡搞會計。
1962年1月至6月,永合分店任三統員,證明人劉玉清。
1962年7月至9月,磨盤洲加工廠三統員,證明人史章一。1962年10月至12月,南海白溪橋分店任三統員,證明人陳定興。白溪橋在南海鎮對河,到幸福有十五裡。1962年12月至1964年5月,磨盤洲貿易貨棧任三統員,證明人曹光凡。
1964年6月至1966年3月,永合分店任三統員,證明人龍德彪。
1966年4月至1967年11月,南海供銷社青林分店三統員,證明人黃少全。青林即大栗樹,在新江口西方不遠。
1967年12月至1970年3月,豐坪分店任日雜負責人,證明人覃繼明。豐坪在新江口西北八裡路。
1970年4月至1971年3月,南海木天河分店百貨負責人,證明人梅運雲。
老李在南海經常搞會計,她是會計。
1971年4月至1972年1月,青林分店任百貨營業員,證明人黃少全、覃繼明。青林又叫大栗樹,即今狀元村西流村。
1972年2月1日至1974年10月,在大同供銷社新場分店任生資負責人,證明人熊家清。當時,周大寬任新場分店經理。
1974年11月至1975年10月,大同胡家鋪分店三統員,證明人依是熊家清。1975年11月至1976年5月,胡家鋪分店任百貨負責人,證明人張澤順。1976年6月至1977年11月,胡家鋪文具日雜負責人,證明人熊永鳳。1977年12月至1982年4月,大同胡家鋪分店工作,證明人文新龍。遠近之人一見老李,但見她麵如樹上的牛奶熟木瓜,清香甜蜜;個兒矮手腳麻利,讀書少閱曆豐富,業務精,待客動真感情……。無論是在門市部,還是職工生活住宅區,李母作為正式職工在分店同事心目中的分量和特殊性都無可代替。連豐的人都說,李會計當年給他(她)們解決了蠻多的困難和問題……。86年4月,鳳小嫗退休。86年,縣社在站裡搞驗收,站被評為優秀;李母在胡家鋪分店呆了約十二年後搬到沙鎮購銷站大樓三樓夫兒住處,時老焉已在站裡任六年主管會計後在站辦公室任材料員,劉效武接任會計。鎮衛生院門診醫生浦明高、王全才、許汝賢、李友梅等經常接待病多的李母,以後是年輕人接待……。
年年歲歲生意好,紅紅火火收錢忙。生意興隆同地久,財源廣進共天長!
李母常歎自己三歲把媽一死,沒人照看,衣不蔽體沒棉褲穿就得了病。過糧食難關,脫肛痔瘡還沒好就要去上班,男的玩,女的盤存,盤存到深更半夜,次日早又要開門。拖兒帶女,自身都難保,哥哥賈常茁又來……。幾個月飯沒得吃的,沒得油吃,三子妹小時候都是靠李母和李爹爹貼米推麵把他(她)們養大。食堂裡一個月25斤米不夠吃,二兩油都沒有,李母那時連媽子都沒有,由老老推磨貼米。在供銷社搞十年隻加3元錢,拖成一身病,每年吃藥才好起來。她表現最好,走到哪裡都是表揚……。五幾年四十幾塊。她33元,老焉18元。1958年起她在南海拉家渡上班,搞了十幾年。工作擔子、生活擔子弄得她人負擔好重,幾十年未睡過一個好覺……。遭了邪的人才知道乾難辛苦;沒遭過邪的人就不知道乾難辛苦,容易走腐敗道路。
七幾年,鬆滋縣沙道觀購銷站還叫鬆滋縣沙道觀公社供銷社,當時用的銷貨發票的購貨方有時間(年月日)、品名、數量、單位、金額、備注和合計金額;底下的製單則是銷貨方。第一聯是存根,第二聯是發票。
李母當年66歲,1983年在湖北省鬆滋縣宛市供銷社因病退休,1987年因所屬胡家鋪分店行政體製變動,合並劃到沙道觀購銷站管轄(此前歸沙鎮北偏東的宛市管轄),以後她便和另外一名曾老曾先奎共兩名退休人員在該單位領取退休金,這當時是鬆滋縣供銷社同意,購銷站認可接收的。宛市供銷社和沙鎮購銷站平級。
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止,李母和幺兒子在沙鎮勝利街頭搞個體經營戶(個體經營),在原商店的樓梯間門麵經營針織品和其它食品零售,總金額貳仟元整。1997年3月17日,工商所發了鄂驗1998營業執照,為鬆工商個字h06313號。
1997年12月,購銷站實行社會養老保險統籌,通知每個退休職工交保費1500元,當時站的景況還可以,經濟效益還存在,還沒破產,李母和其他在職職工一樣積極擁護,找吳朋優按標準足額上交那1500元——這事還遠在單位破產以前。2001年6月,市勞動局增加金額65元,調整後她養老金合計47020元。2002年元月,購銷站破產,站全體退休人員轉到鎮郵局發全額工資。李母破產前正工資47020元,隻發70就沒得這麼多了。少拿的30多少記不到了,計算一下就出來了。這年站裡突然實行退休老人進保要在職職工帶,三個在職職工帶一個退休職工。老曾八十幾了仍堅持鍛煉,每天走八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