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後(番外,端陽節專稿)_大宋清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清歡 > 三十年後(番外,端陽節專稿)

三十年後(番外,端陽節專稿)(1 / 2)

大宋清歡!

紹興三年,大宋王朝南遷後的第六個年頭,君臣終於在臨安府站穩了腳跟。

這日是五月初五,端陽節,剛剛收拾得像樣些的皇城畫院,迎來一對年過五旬的夫婦。

畫院首席待詔,年近七十的畫師李唐,向二人拱手致意“沈公,沈夫人。”

沈子蕃兩鬢染霜,麵容仍清俊如昔。

他與夫人,合力展開一幅裱襯精良的長卷。

李唐乍觀之下,朗聲喝彩“神作也!沈公運絲走線,竟能臨摹出老夫描畫山石的劈皴筆法!”

沈子蕃謙遜致禮,由衷道“多謝李公,向官家進言,道是‘一片韶光誰畫得、定經引緯巧天工‘,吾等南遷的織匠,才能在這杭州城、西湖邊,得賜一處避風擋雨之所,憑手藝繼續吃上飽飯。”

李唐目光倏地一暗,喜色被漫漫湧起的愴然吞沒,歎口氣道“國事板蕩,吾等草民,還留著一命,南渡至此,已是幸事。”

沈子蕃也無意再繼續故國往事的神傷話題,而是又讓自己的老妻,展開另一幅織畫。

李唐看去,乃是三尺見方的工筆花鳥緙絲佳作。

畫上,池塘裡紅蓮、白荷彼此呼應,堤岸邊,圍繞著太湖石,則生長著芙蓉、萱草、蒹葭等更為豐富多彩的植物。一對綠頸水鴨,引領幾隻稚態可鞠的乳鴨,遊在水麵上,白鷺與翠鳥,則或立於水邊,或飛在空中,都是一派怡然自得之態。

李唐麵上的驚喜,更甚於方才看到那幅山水緙絲畫時。

他是丹青大家,但因博采眾長的豁然心胸,平素對緙絲亦十分景仰,研究頗深。他知道,用緙絲織就禽鳥花卉,尤其是如此密集又多層重疊的小視角畫作,比登天還難。

“這……是沈公的……”

沈子蕃忙擺手道“並非老夫與內子所織,乃是我們最看中的徒兒,小朱娘子的心血之作。”

李唐想起來“可是那位閨名喚作克柔的女娃娃?”

沈子蕃點頭“正是她。李公,趁著端陽節,吾家將這幅獻與官家,但求內廷翰林院,能收克柔這樣的女子入院,給她們待詔之職,莫隻吸納為綾錦院的內人宮婢。”

李唐思量片刻道“官家應能準奏。畢竟,從前在北都,將作監和翰林院裡,都給女子授過官職或差遣。”

……

沈氏夫婦出得皇宮,相攜著,往西湖邊走。

湖畔,鼓聲震天,人頭攢動。烏泱泱聚攏來的杭城士庶萬民,喝彩聲都給了湖中的龍舟競渡。

這可是張俊麾下的水師呢!

皆是各營選出的青壯健兒,孔武強悍,絕非城中尋常軍卒能比的。

八條龍舟自湧金門內的水麵,往白堤的斷橋方向出發,幾乎齊頭並進,引得岸上百姓愈發伸長了頭頸盯著看,拍手叫嚷,興奮不已。

沈子蕃看妻子眉頭微皺,探問道“我們繞到雷峰塔那邊回家吧?”

沈妻笑道“好。我年輕時就怕吵,你曉得的。”

“嗯,在瑤華宮時,我就曉得。”

沈子蕃說著,目光溫潤地看了看妻子的側影。

她的側影很美,恬淡柔靜,即使如今鬢染繁霜、雙頰鬆弛,在沈子蕃眼裡,她和四十年前那個坐在緙絲機前的小女孩,也無甚分彆。


最新小说: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 四神器之青龍劍 我師妹怎麼看誰都像邪修? 都市修仙,我得到了上古真仙傳承 神秘數字 快穿:配角隻想壽終正寢 壞人筆記 靈元星之靈陸篇 直播算命:算的太準成為玄界公敵 惡女修仙,法力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