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薑萬鈞當然不會問那些“廢話”。“問”的目的無非有兩種,一種是不知道答案,想知道,所以才問;另一種是知道答案,就想聽對方親口承認。
而薑萬鈞知道答案,同時他又不想聽對方親口承認,他還打算將來收服褚氏父子,怎麼可能給褚亮機會開口?
有些時候,話一旦說出口,那就覆水難收了。
這就像兩個人吵架一樣,其實有時候我們自己說出去的話,自己未必就完全相信,可是一旦為了支撐自己的觀點說出去之後,便沒有了退路,一開始或許隻是腦子一熱,到後來乾脆就收不住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喜歡某一個人或認可某一件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剛開始往往隻是有那麼一點傾向性,但因為爭論,可能會越來越用力,以至於越陷越深。
薑萬鈞不知道褚氏父子對李淵到底有多忠誠,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爭,不給對方替李淵辯駁的機會,等到這天下都是他的,他就是勝利者。
七月十五,又是一個月圓之夜。
再有一個月就是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早在春秋時期,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不過眼下並沒有吃月餅的習俗,薑萬鈞打算把月餅弄出來,等到八月十五那一天,以涼王妃的名義送給文武百官以及將士們。這也算是給觀音婢的一點補償,鞏固她的地位。
蕭月仙即將被送到西寧,慕容雪飛也要來了。紫微宮裡正在進行整修,要不了多久就要多出兩個宮殿。一正妃,二側妃,四個良娣,這次算是要滿編了。
雖然有點頭疼,不過薑萬鈞還是覺得這樣也好,省得彆人總瞎惦記。
未來薑萬鈞還打算在端午節那一天製作一些粽子,然後以宰相的名義分發下去,不管是紀念屈原還是紀念伍子胥,這種愛國精神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清明節組織大家為犧牲的將士們掃墓,這個也可以有。
再想想,還有什麼節日可以用的,把九九重陽節給士子怎麼樣?
“君上,時辰差不多了。”赤牛見君上已經發了好一會兒呆,不得不出聲提醒道。
“嗯。行動吧!”
“是。”
隨著赤牛大步流星走出中軍大帳,很快外邊便熱鬨起來,各種口音的口令響徹夜空……
席君買抓耳撓腮的看著薑萬鈞,他想上前線,但他的職責卻是留在君上身邊。聽著外邊傳來的號角聲,席君買想請戰,可是一想到赤牛剛才給他的警告的眼神,又有點泄氣。
薑萬鈞彈了席君買一個腦瓜崩,“老老實實看著,打仗不是兒戲,以後有你上戰場的機會。”
此時金城裡已經察覺到了城外的異樣,有人麵露驚懼,有人一臉狐疑,而柴紹的親信卻是一臉呆瓜的模樣。
這和之前商量好的完全不一樣啊!
說好了的,三支火把呢?
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這是鬨哪樣?
褚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