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一次薑萬鈞打退了突厥人的進攻,這些人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準備策劃自立。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容不得薑萬鈞心慈手軟,安氏兄弟也算倒黴,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都被卷進來了。
薑萬鈞在趙離呈上來的報告上畫了一個圈,然後讓人送到了長孫無忌那裡。
就在武威郡這邊對彆有用心的勢力進行篩選核查之時,李元吉的清單已經傳到了李淵手上。
而造成結果是,沒過幾天劉文靜便被下了大獄。
李淵起兵反隋,劉文靜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李淵稱帝後,劉文靜被任命為納言,成為了宰相。
與突厥人結盟便是劉文靜提出來的,這一次與突厥人聯合進攻大涼,也是在劉文靜主持下達成的。
當時也有反對者,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可因為劉文靜描繪的未來畫麵實在太美好了,李淵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所以就同意了。
結果,突厥一敗塗地,李淵虧得差點當褲子。
不僅損兵折將,齊王還當了俘虜,這一下,李淵的臉都丟儘了。
這個時候,大唐從上至下都缺一個背鍋俠來承擔責任,而劉文靜這位曾經力主與突厥人結盟的人就顯得有些紮眼了。
在一眾當初反對結盟的人的彈劾下;在太子李建成推波助瀾下;在李淵心照不宣的默許下,劉文靜被革了職。
不曾想,被革了職的劉文靜,在與兄弟劉文起飲宴醉酒後,口出怨言,被人聽到後告發,誣稱劉文靜有謀反之心。
任何事情,隻要跟謀反沾邊,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果劉文靜隻是一個普通人,或許李淵並不介意表現自己的大度。
但像劉文靜這樣有能力的人就不一樣了,已經得罪了,即便現在赦免他,還能當成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嗎?
裴寂就進言“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醜言怪節已經顯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若赦免劉文靜,必貽後患。”
就和呂後勸漢高祖劉邦殺彭越一樣,對於那些有能力的人,要麼不得罪,得罪了就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
恰好眼下李淵也確實需要一個替罪羊,眼看著突厥人大勢已去,與突厥人結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包袱。不僅文武百官有反對的聲音,民間也有怨言。
大唐到了需要重新審視與突厥之間的關係的時候。
而劉文靜作為當初與突厥結盟的策劃者,幾乎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替罪羊。
在李淵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朝堂之上的風向全都變了,之前和劉文靜一樣,主張與突厥結盟的,全都改變了立場。
太子李建成的人更是將這次事件當成了“奪嫡之爭”,把與突厥人結盟的危害說得血淋淋的,特彆嚇人。就好像如果不殺劉文靜,不足以平民憤,不殺劉文靜,大唐就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