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薑萬鈞猜對了,留守洛陽的越王楊桐的確在做稱帝準備,不過這天下想要稱帝的不止楊桐。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之後,一開始是想繼續借用大隋這個招牌的,但當他發現,這個招牌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之後,突然覺得與其讓楊浩那個廢物做皇帝,還不如自己來。
於是宇文化及鴆殺傀儡皇帝楊浩後,稱帝了,國號許,建元為天壽。
要是薑萬鈞知道“天壽”這個年號,不知道會不會笑岔氣。
如果說宇文化及稱帝是在薑萬鈞預料之中的事,那麼燕王楊倓有了稱帝的念頭就是薑萬鈞萬萬沒有想到的了……
在前往大涼的路上,當楊倓得知皇祖母準備投奔那薑閻王,第一次大發雷霆。
儘管宮寧說得天花亂墜,但卻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薑閻王也是亂臣賊子。
貴為皇子皇孫,去了大涼即便活下來,也是被圈養的下場。
已經嘗試過權利的滋味的楊倓,怎麼能甘心淪為“階下囚”?
得知楊倓正在發脾氣,蕭皇後趕過來斥退左右,她想和楊倓好好談談。
事實上被宮寧救出來之初,蕭皇後有過一番掙紮。
一開始她盼望著有更多忠於皇上的舊部可以逃出江都,但很快她就失望了,宇文化及大開殺戒,不僅宗室,外戚被處死,虞世基,裴蘊,來護兒等重臣也全部被害。直到蕭皇後得知裴矩投靠了宇文化及,頓時知道,平叛已經不可能。
那麼接下來蕭皇後隻能考慮如何安身立命,而去哪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去哪?
去洛陽嗎?
王世充的反心已經昭然若揭,投奔過去無異於是自投羅網。
去長安?
李淵是不可能容得下燕王楊倓的。
江南的蕭銑也是一樣,他們的政權建立之初便不是鐵板一塊。今天大家支持他們反隋,明天就有可能支持另一人來反他們。所以李淵,蕭銑斷然不會允許潛在的威脅存在,寧錯殺,也不會放過楊倓。
瓦崗李密,河北竇建德,蕭皇後直接略過都沒去想。
想來想去,蕭皇後突然發現,好像隻有大涼能容得下他們。大涼的政權是薑萬鈞一手打下來的,內部勢力並不複雜,完全在薑萬鈞的掌控之下。
從薑萬鈞願意將代王楊侑送去江都便能看得出來,他對楊家沒有那麼深的敵意,對待義成公主和光化公主也算禮遇有加。而且一直不曾公開反隋,就連“涼王”這個封號都是朝廷冊封的。
去了大涼,保命應該沒有問題,甚至還可能受到禮遇。
值此亂世,能保住性命,就已經是得天之幸,若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哪還敢要求更多?
蕭皇後想的是生存,但楊倓想的卻是皇位。
蕭皇後想的是哪裡安全,楊倓想的卻是哪裡更有機會。
祖孫二人很少見的起了爭執,以前的楊倓可不敢忤逆犯上。
蕭皇後已經將局勢分析得很清楚明白了,但楊倓對薑萬鈞充滿了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