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一開始就發足糧食,後邊的很多災難就不會發生。
對付“貪婪”見效最快的辦法就是殺,薑萬鈞要給百姓發糧食,其實是在“釣魚”。
之前的一個多月,他針對的都是那些作奸犯科,罪大惡極的“大魚”。
這些“大魚”若不清理一批,那是要影響到薑萬鈞的統治地位的。
而接下來薑萬鈞就要開始對那些小魚小蝦展開清理了,他們手上的權利可能不大,但縣官不如現管,他們才是各項政令的執行者。如果他們一個個像豺狼似的,薑萬鈞有再好的政策也是無用。
全都殺光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但偶爾清除一批,起碼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不能做的。偷偷摸摸的,暗戳戳的搞點小動作,薑萬鈞沒有發現也就算了。
可如果一直放任不管,他們便會越來越放肆,甚至到最後就成了一條條不成文的“規定”。
積習難改,到那時候再想收拾就來不及了。
將一些事情交代下去,薑萬鈞再次啟程,他要趁著現在有空,用馬蹄丈量這八百裡秦川。
這可苦了追上來的褚遂良,薑萬鈞都要風餐露宿,他自然也不能例外。
出發的時候天上還飄著雪花,等到薑萬鈞返回西寧的時候,外頭早已經是春暖花開。
薑萬鈞自己都沒有想到,他不過是每個郡縣轉了一圈,就花了他好幾個月時間。
這段時間,各路諸侯都在消化薑閻王入駐關中的消息,李淵一開始還在叫囂要打回關中,可是在李靖和白山麵前撞得頭破血流後,總算恢複了神誌。
李淵也覺得這樣耗下去太吃虧,渡河作戰純粹是找虐,還不如調轉方向,趕緊收拾了竇建德。
七月,楊桐(王世充)和楊昭(李密),達成了停戰協議,決定共同征討宇文化及,然後再決定兩兄弟誰是正統。
這一戰從七月一直打到了九月,李密大勝宇文化及。
王世充趁著李密戰後疲憊之機對其發動了偷襲,李密戰敗,跑去投靠了李淵,而楊昭被俘後帶回了洛陽軟禁。
王世充挾大勝之威回到洛陽之後,逼迫楊桐禪位,僭越帝位,國號鄭,建年號開明。
不久之後,楊桐和楊昭兩兄弟被鴆殺……
至此,這天下再無楊姓皇帝,也再無人使用“隋”這個國號。
薑萬鈞是在前往長安的路上收到的消息,他已經在做稱帝的最後準備了。
為了國號,底下已經吵翻了天。
原本以“涼”做國號是順理成章的事。
然而麻煩就麻煩在,以蕭瑀為首新降的百官不太認可,涼州地處西境,如果薑萬鈞沒有入主關中也就算了,既然入主關中,就應該一視同仁。國號確定為“涼”,豈不是讓關中百姓低人一等?
當然,蕭瑀肯定不會直說,那太得罪人了,所以他找了一個讓李剛和魏征都無法反駁的借口。
“涼”字拆開是“二京”,寓意這天下會有兩個京師,兩個皇帝,這如何使得?
讓蕭瑀這麼一解釋,李剛和魏征兩人也開始覺得用“涼”做國號有些不妥。
這可把薑萬鈞給愁壞了,文人果然牛批,特麼找借口都能讓你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