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佛門願意出五萬人,供陛下驅使。”蕭瑀不得不再退一步,皇上都把“閻王”的名號拿出來了,再不服軟,那就要大開殺戒了。
“哼。佛門弟子,良莠不齊,其中充斥著大量濫竽充數,彆有用心之人。朕打算請十位高僧出題,對所有佛門弟子進行考試,隻有通過者才可以傳揚佛法,朕會為其頒發度牒。”
“陛下,這,這,佛門弟子許多人連字都不識,如何考試?”
“字都不識,那是怎麼讀經文的?經文都不能讀,他們每天誦經時是在擺樣子嗎?”
“不是的,陛下,弟子們會在師父的指引下學習……”
“學習就好,朕可以適當放寬一些條件,每位擁有度牒的僧侶,允許帶五位弟子。等他們的弟子通過考試出師了,便可以繼續帶新的弟子,如此不出十年,佛門必定煥然一新。”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下發展,薑萬鈞這麼說是沒有錯的,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眼下的佛門,能拿到度牒的,最多百餘人。
剩下的怎麼辦?
剩下的為了繼續能夠混吃等死,肯定會拚命去搶那五個名額。
而能拿到那五個名額的,不太可能是新人。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不是新人的和尚,這麼多年都沒弄懂經文,再給他十年,他們能出師嗎?
恐怕很多人搶到那五個名額之後,會將名額占到死。
而且,度牒一旦具有法律效力,那麼佛門內部就會出現利益分配問題,到時候不打成豬腦子才怪。
蕭瑀滿頭大汗,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原本以為皇上心中還沒想好怎麼做,所以才會遲遲不決。因此他提前打好了腹稿,也和佛門溝通過,這才找上門來。
然而現在看來,準備不充分的反而是他和佛門,頭頂那位看起來異常年輕的皇帝,很可能早就等著他上門了。
現在怎麼辦?
是他主動上門的,現在說回去再研究研究,這內閣宰相還要不要做了?
他現在要麼接受,要麼不接受,而不接受的後果,佛門將遭受滅頂之災。
佛門的依仗有三一是百姓支持;二是世家支持;三是掌權者支持。
如今,掌權者不支持;世家已經被打殘了;百姓,關中的百姓剛被騙過一次,又被薑萬鈞用糧食給收買了,現在都眼巴巴等著薑萬鈞重新分土地呢。一邊是剛騙他們的人,一邊是剛幫過他們的人,他們會站在哪一方?
“陛下,臣可以代替佛門接受考試,可,可想要說服那些僧眾,臣恐怕無能為力。”
“幼稚。還俗並不是背叛,而是要他們經曆更多曆練。或許結婚,生子,是他們必須要經曆的一道劫。”
“是。臣愚鈍。”
“佛是慈悲的,朕每年會拿出一部分名額,追贈那些虔心的信徒。
“謝陛下。”蕭瑀已經放棄抵抗了。
“等到朕統一了這天下,朕打算將這天下的名川大山,都用人的名字來命名。
他們可以是於國有功的文武百官,也可以是得道高僧,當然也包括至仁至孝,至純至善的百姓。隻要是朕治下的子民,均在人選之中……”薑萬鈞畫了一張特大號的大餅。
“砰!”蕭瑀心裡那根弦被撥動了。
此時的蕭瑀感覺薑萬鈞身上光芒萬丈……
“陛下,臣願竭儘全力去辦。”蕭瑀被打擊得有點狠了,跪在那裡有種在拜佛的錯覺。
這也正是薑萬鈞之所以要等稱帝後,再處理佛門之事的原因。
皇權天授,薑萬鈞如果不能借助“天威”,很難震住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