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得知楊氏也會上山的時候,她猶豫過。她本來就沒想過要來,要不是弟弟一個勁的勸,她真不想那麼麻煩,畢竟她的身份太尷尬了。跟她接觸,非常容易被劃到前隋“餘孽”的陣營裡去。
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她想回伏俟城。那裡還有兩個和親的公主,也不差她這一個皇後。
但弟弟說什麼都不同意,另外也是怕皇上多心,躲去伏俟城,還不如留在皇上眼皮底下。
結果就成了騎虎難下,如果再反悔,總歸不美。
若是彆人也就算了,可楊氏畢竟也不是外人,所以蕭皇後就答應了下來。
隻是她沒想到,這位年輕的皇帝,行事如此的,“不按常理”。
“母親,君上也是擔心女兒安全。”楊氏也有點不太好意思。派宮女過來伺候也就算了,連禁衛也送來了百餘人。
舅舅蕭瑀諫言,說是攜帶凶器上山不妥。君上聽取了建議,禁衛每人抗了一根包著鐵皮的僧棍。這明晃晃的,看上去更嚇人。
“唉,你到是個有福的。”蕭皇後不免有些心情低落。
楊家終究還是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她已經儘力了。
“母親還請節哀。”
“走吧。”蕭皇後輕輕攥了攥楊氏的手。
雖然在大寧,楊妃的身份比起蕭皇後更尊貴,但楊氏在禮節上卻處處照顧著蕭皇後。
不過其他人可不敢分不清主次,所以楊妃身上所承受的關注明顯要多很多……
隨著楊妃一行安頓下來,廟裡的香客好像一下子多了起來,可是老和尚卻要瘋了。
大寧皇帝已經下旨,任何家中無田的百姓,到官府登記備案,來年開春之前一定能分到土地,絕對不耽誤春耕。而在這個空白期,隻要有膀子力氣,填飽肚子不難,官府會一些工作。
本來不少當和尚的就是圖口飯吃,如今一聽說外頭的日子那麼好,自然心動不已。
短短幾天時間,戴著帽子,遮遮掩掩到官府報道的人多了起來。
不足半個月,寺院中間砌起了高牆。龍首山被一分為二,一半地方讓給了楊妃和底下那些伺候的人,還有百餘位尼姑。
聽到消息的薑萬鈞被逗樂了,如果沒有這堵牆,戒律在心中,多了這堵牆,戒律八成就要掛牆上了。
掛牆上的戒律,就跟學生守則裡“禁止早戀”差不多一個意思。
“陛下,奴婢的人已經查明,這龍首山上果然有古怪。據說李淵撤離長安前,有數不清的馬車夜裡上了山。”宮寧稟報道。
宮寧上次幫薑萬鈞收集煉丹的方子後,手底下就開始有了使喚的人,薑萬鈞也有意培養一些自己的眼線。
“李淵啊!那就能說得通了。”之前薑萬鈞就懷疑過,皇宮裡的東西都被李淵搬走了嗎?
如果單單從李淵撤離長安時的馬車數量不太好判斷,可是薑萬鈞不認為李淵會運走太多金銀。
因為那是取死之道,為了一車糧食,大家可能不會冒險,但換成一車金子就不一樣了。彆說那些被迫遷徙的百姓,就是那些守衛也難免會動心。何況當時是在逃跑,最是人心不穩,容易出現意外的時候。
從半路逃跑的那些人口中傳出來的消息顯示,他們並沒有看到金銀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