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兵部大院在整個皇城裡是最顯眼的,一個大大的紅底黑字的“薑”字大纛,就掛在兵部大院中的旗杆上。
“薑”字的上方繡著一個紫金色皇冠的標誌,隻要薑萬鈞不離開長安太遠,這麵旗子便不會取下來。如果薑萬鈞要去前線,那麼,這麵代表軍中最高統帥的大纛會隨同薑萬鈞一同開赴前線。
兵部大院的旗杆上,除了掛著薑萬鈞的大纛,還有其他軍事主官的戰旗。
眼下白山和李靖在長安,所以在薑萬鈞的大纛兩側旗杆上,分彆懸掛著一個“白”字,一個“李”字。
在字的上方,繡著一條彩色的麥穗形狀“綬帶”,紫金色等級最高,然後是赤金色,金銀色,金藍色。
白山和李靖均是紫金色綬帶,在大寧,這個等級的將領隻有五人。
除了白山和李靖,還有赤牛,霍方,顏文遠。
次一等級的將領有顏大,顏二,丘行恭,丘孝恭,蘇定方,包武,趙離。
第三等的將領有三十餘人,第四個等級的將領有百餘人,席君買便是其中之一。
這些將帥都是有資格將自己的旗子懸掛在旗杆上的,毫無疑問,兵部作為軍方的大本營,也是懸掛戰旗最多的地方。
軍旗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征,同時他們還享有許多特權,除朝廷發放的俸祿外,他們還有各種津貼補助,傷殘退出一線後還會得到妥善安置。
薑萬鈞幾乎是不遺餘力的提高軍人的待遇和地位。
刑部的顏武,監部的顏六,商部的顏九,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薑萬鈞稱帝後,授予了他們第三等的金銀勳章,儘管他們已經轉入文官,但津貼是終身製,除非薑萬鈞收回,否則他們將永遠享受津貼補助。
薑萬鈞在提高軍人地位和待遇的同時,也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隨著武器更新換代,軍隊的破壞力將是以往無法比擬的,尤其等到熱武器投入使用,如果沒有嚴格的紀律,一旦出亂子,那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薑萬鈞從一開始便要打下堅實的基礎,一邊強調軍容和軍紀,一邊提高大家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眼下在大寧的軍隊中,幾乎看不到過去軍中的那些陋習。
隻有這樣的軍隊,才能承載統一使命,也隻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實現薑萬鈞的最終夢想。
薑萬鈞披著大氅,在白山和李靖的陪同下走進了兵部的指揮中心,巨大的沙盤擺在了指揮中心的正當中。
讓薑萬鈞比較意外的是,這沙盤上標記出來的信息和突厥人沒有半毛關係。
北邊一塊是李淵,東邊一塊是竇建德,南邊那一塊是王世充。周圍還有梁師都,劉武周,高開道,杜伏威等等勢力。
很顯然,白山和李靖兩人這是又有了新的想法,打算趁機向他進諫。
不過薑萬鈞還是想要了解一下突厥人那邊的情況。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換一種說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能小瞧了突厥人。
在後世的曆史上有過記載,據說被大唐趕跑的突厥人到了西方,那可是橫掃了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