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替他報名參加掄才大典,也是想借機給他正名。
考生是要上查三代的,考試的時候也要將自己的家庭背景、出身履曆寫在試卷的前頭。
也正因為如此,長孫無忌絕不允許自己落榜。
他和彆的考生不一樣,如果他參加掄才大典,必定要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否則就算失敗……
就在長孫無忌暗自下決心的時候,薑萬鈞正心不在焉的在紙上胡亂畫著。
這出題人不好當啊!
一開始薑萬鈞的想到的題目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可是隨著初試開始後,薑萬鈞又改變了想法。
原因很簡單,薑萬鈞閉著眼睛都能想到大家如何作答,反正就是把聖賢說過的話包裝一下,換一種格式寫下來。
先把堯舜禹拉出來一頓誇,再把幾個昏君拉出來一頓貶,接著什麼“親賢臣遠小人”之類一番警告,最後強調一下,隻要按照他們說的做,江山就永固了。
這樣的答案,對彆人來說或許是有意義的,可是對於薑萬鈞來說卻很難讓他提起興趣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半本論語治天下可還行?
怎麼辦呢?
“陛下!”長孫輕輕推了一下薑萬鈞的肩膀。
“觀音婢啊!”
敢推自己的,除了長孫就隻有丫丫了,所以薑萬鈞都不用回頭。
“陛下,你寫的這是什麼呀!”
“瞎寫的。”
“千,萬,孤,獨……”
“什麼千萬孤獨啊!”薑萬鈞一陣搖頭,他明明寫的是一首詩。
“可這,剩下的不就是這幾個字嗎?”長孫用手指戳了戳白紙上的字。
薑萬鈞低頭看了一眼,還真是……
咦?
“剩下的”,“剩下的”,這三個字好像有點意思啊!
讓那些考生教他如何做一位聖君,這個實在沒什麼意思,不如讓大家教他怎麼做一位昏君。
讓考生告訴他,怎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一個國家弄得七零八落,把江山敗壞光。
然後他隻要避開那些雷點,或者儘可能多的避開雷點,江山不就穩固了嗎?
問皇帝該怎麼做,可以將一個龐大的帝國葬入深淵,救都救不回來?
在紙上寫完之後,薑萬鈞琢磨了一下,怎麼看都不滿意。
這麼問不行,大家把聖賢的話反著寫不就行了?
要不問皇帝該怎麼敗家,江山還能永固?
那考生非被逼瘋不可。
要不問,立嫡還是立長?
不妥不妥。
薑萬鈞陷入到了一個怪圈當中,每一次有新的想法,想的時候覺得挺好,可是隻要一寫出來,他就越看越不滿意。
到最後,薑萬鈞甚至在想,要不讓大家每人挑選一位末代帝王,上一道奏疏,幫他們挽救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