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長孫無逸被趕出長安的消息,很快便在長安城內流傳開來。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一次長孫家肯定要崛起了,皇上一高興,“國公”、“郡公”什麼的還不賞下一大批來?
眼下大寧的“國公”、“郡公”還是很值錢的。
可是誰也沒想到,剛從河西回到長安不久,被很多人認為,即將是新鮮出爐的新貴的長孫無逸,就這麼被皇上趕出了長安。
昨天皇後才生下一個公主,馬上又要到中秋節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很難不讓人多想。
難道是因為皇後生了一個女兒,所以失寵了?
但皇上賞賜給太夫人的一車蜀錦可不像長孫皇後要失寵的樣子。
對了,有人突然想到,據說那長孫無逸好像看上了王家的大小姐,會不會與此有關呢?
“八卦”的小火苗在熊熊燃燒著,甚至連當值的小吏也在背後議論起來。
在大寧,像這種程度的謠言,一般不會有人追究。
尤其事情涉及到了宮裡頭,大家往往也不會傻乎乎的指名道姓,都是用互相能夠聽懂的代稱。
早上進宮的魏征,聽到下邊人的議論,臉黑成了鍋底,將那些胡亂議論的人狠狠訓斥了一頓。
在限製外戚的事情上,魏征是支持的。
“外戚之禍”,現在說起來還太遙遠,但卻是任何忠心的臣子都不能不警惕的。
外戚篡權成功的並不少見,隋文帝便是其中之一,距離現在不過幾十年而已。
而那些借著外戚的身份為非作歹,敗壞綱紀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
古往今來,一個外戚,一個宦官,這兩個群體往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因為他們與皇上最親近。如果再有善於獻媚鑽營的奸臣配合,那絕對是正直本分的臣子最大的噩夢。
值班的李綱將備案簿遞給了魏征,事情沒有幾件,如果不是急事,都是白天處理。
魏征從李綱手上接過備案,瞄了一眼。
長孫安世,長孫無傲,薛鐸,張琮……
從前兩個名字的姓氏魏征就猜到了怎麼回事,四個縣令告身,魏征感覺有點上頭。
“文紀先生,你這就給批了?”魏征用手指頭指著四個人的名字道。
“玄成啊,陛下已經挺克製了,你也不要太苛刻。回頭盯緊點,有問題處理掉就是了。”這話也就李綱敢這麼和魏征說。
“文紀先生誤會了,我不是說陛下不該封賞,而是,唉!從這封賞上頭就能看得出來,陛下根本沒往心裡去。”
“是啊,看上去都一視同仁……”
“文紀先生,你見過這四個人嗎?”魏征哭笑不得的看向李綱,他知道李綱顯然還沒明白他的意思。
“沒有。”李綱很誠實的搖了搖頭。這麼說真有點尷尬,見都沒見過就簽了字,怎麼說都有些失職。
“這就是了。
長孫安世是長孫熾的嫡長子,曾在王世充手下擔任內史令,正三品。
還有這張琮,睦州刺史。
這到沒什麼,到了大寧就該按大寧的規矩來,給他們一個縣令勉強說得過去。
可這長孫無傲曾在前隋擔任鷹揚郎將,薛鐸也是領兵的武將出身。
他們顯然更該去擔任武職。
都給一個縣令當,這陛下該有多不上心啊!”魏征把功課做得這麼仔細,足可見他對外戚的提防到了什麼程度。
不過此時李綱沒空去想那些,他眼下想的是,這到底是皇上故意的,還是真的粗心大意了……
李綱拿過備案簿看了看,沒看出什麼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