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
朕等得起,天下的百姓等不起。”薑萬鈞已經是非常克製了。
其實薑萬鈞一直想要將土地收歸國有,但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將土地收歸國有,以後禁止土地買賣,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製土地兼並。但如何保證在執行的時候,不會因為一些人私心作祟給玩砸了是個大問題。
就拿那些來自世家的官員來說,隻要他們暗箱操作上下其手,要不了幾年就能配合著把屬於大寧的土地變成他們家族的。
再好的政策,無法執行又有什麼用?
所以對於大寧來說,未來幾年時間,“用人”是關鍵。
隻有用對人,才能保證政策的“準確執行”,“有力執行”。
這一次江南搞出來的“舞弊案”,一刀捅在了大寧的軟肋上。
是試探也好,是威脅警告也罷,薑萬鈞都必須采用雷霆萬鈞之勢,予以有力回擊。
至於王珪等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他們在處理政務的時候,經常將“周全”當成是最高標準。
“周全”,也就意味著要保證各方麵的利益。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保守”。
當臣子們保守的時候,做為君主就不能太保守。
王珪還想開口,不過卻被李綱給擋在了身後。
“陛下,臣以為讓江南各世家遷徙至洛陽並無不妥,想必他們也不願意長期遊離在朝堂之外。”李綱說著看了蕭瑀一眼。
對於那些世家而言,搬到洛陽不全是壞事,躲在江南固然是天高皇帝遠,可是這也造成了,他們遠離權利核心。
讀書人或許有淡泊名利的,但往往淡泊名利者都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而這恰恰是離不開朝堂的。
“不過,臣建議,陛下不如下旨,允許他們留下一分支,留守原籍,守護祖宗祠堂,保證香火不斷。”李綱這個補充非常重要。
薑萬鈞之前的旨意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補上了這一條,那麼在外人看起來更容易接受一些。
“可。”薑萬鈞並不是聽不去勸諫的人。
“陛下,是否可以將那些世家騰換出來的土地分給當地的百姓?”魏征又在世家的“棺材板”釘一根釘子。
“可以。”
“陛下,顏文遠不久前還在念叨,水師人手不足,或許可以從招募一批新兵……”丘和也提了一條建議。
“陛下,應減免地方賦稅……”
“陛下,天下一統,此乃天意,理應大赦……”
因為李綱開了個頭,大家開始踴躍發言,獻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