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目標自然是大寧,但非常麻煩。
李秀寧上次已經點名不想見到他,這勢必會影響到寧皇態度。
而且大寧對李建成無所求,也就是說王君廓無法對症下藥,這就造成他很難找到立功的機會。
如果去投奔李世民呢?
也不好辦。
他需要製造出一個李媛殺了李建成,之後李媛又被他所殺這樣的一個假象。
可問題是,李世民是否會因為李建成的死遷怒於他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或許希望李建成死,但絕對不希望落下罵名。
所以李建成活著不行,死了也不行,王君廓不管怎麼運作,最終決定他生死的都是李世民,這是不可控的。
想來想去,投奔高句麗和西突厥最簡單,可是過去之後想要獲得重用,必須精心布置一番才行。
在關中殺了李建成會如何?
能挑起大寧和李唐的爭端嗎?
不能。
彆說不是寧皇殺的李建成,就算真是薑萬鈞殺了李建成,李世民也不會過度聲張。因為李建成不值得李唐為了他與大寧交惡。
那麼在去遼東的半路上動手如何?讓李世民背負這弑兄的罪名。
但對於西突厥和高句麗來說,他們應該更希望獲得一個活著的李建成。
可這不符合王君廓的利益,他帶著活著的李建成去投奔高句麗或西突厥,顯然還是要以李建成為主。除非他能主動說服李建成,否則豈不是成了裡外不是人?
該死的寧皇,就是因為那薑閻王油鹽不進,所以他才會這般苦惱……
房間裡傳來李建成和李媛兩人爭執聲。
李媛想要說服李建成放棄回遼東,然而陷入自我感動中的李建成哪裡是那麼容易被說服的。
李媛情急之下,直接撕掉了偽裝,開始說起了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恩恩怨怨。
李建成聽了是又驚又怒,一直以來,他都將回遼東與李世民爭權的事,說成是一心為大唐好,是李世民謀權篡位,倒行逆施。他回去是要清君側,撥亂反正,不摻雜任何私人恩怨。
如今他要回遼東,那也是為了大唐,所以才甘願委曲求全。
哪怕事實上,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他自己說的那樣“偉光正”,但可做不可說。
現在李媛就像市井潑皮一樣,不談大義,隻談利弊。
李建成身上的偽裝全被李媛給撕掉了,肩膀上扛著的大義的旗幟,被李媛踹倒在地,又在上邊踩了幾腳。“大義”的旗子上,沾滿了汙穢之物。
這一下子將李建成的“格調”,拉低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李建成如何能不怒?
他感覺自己成了無恥小人,不忠不義,不仁不孝,活著都是罪孽。
更讓李建成心驚的是,底下人竟然還背著他殘害過李世民的子嗣,有些事他早有猜測,但有些事他是真不知道。
下頭人對李世民下毒手,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淵還沒有稱帝,他還沒有成為太子的時候。
在發現李世民對李建成這個唐王世子產生威脅後,下邊人就開始動手了,甚至還想出過在酒中下毒這麼惡毒的手段,並且付諸了行動……
李媛也是豁出了,能說的,不能說的,他顧不上那麼多,他的目的就是要打消李建成回遼東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