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薑萬鈞喜歡底下的臣子用數據說話,但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他才要派人下去。
這就涉及到用人的問題了,曆朝曆代,吏治不清都是大忌。
當初薑萬鈞在考慮吏部主事人選的時候,曾猶豫過,丘和處事圓滑,這是優點,但同時也是缺點。優點是利於團結;缺點則是缺少棱角。
在大寧“創業”階段,維持內部的團結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丘和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當然,並不是說現在“團結穩定”就不重要了,隻是薑萬鈞對吏部有了更高的要求。
他需要吏部在維持團結穩定的基礎上,要能調動官員們的積極性,注入新鮮活力。選賢任能,去濁存清,淨化官場上的不良風氣,這是吏部的本職工作,不能全指望魏征的監部。
一旦魏征介入,那事情就嚴重了,板子打下去,吏部官員的臉麵也不好看。
就拿這一次禮部官員收受賄賂一事來說,魏征如果介入,最後高士廉除了灰頭土臉的上辭呈,還有彆的選擇嗎?
但就這麼放任不管,肯定是說不過去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吏部發揮自己的作用。對於部分情節不是很嚴重的官員,進行一係列處置,降職,調任,勸勉,警告,凍結升遷等等。那些情節比較嚴重的,主動交給魏征。
這才是吏部該做的事,而不是一個個暗戳戳的在背後試圖孤立魏征,甚至想要挑動軍方將領對魏征產生敵意。
丘和作為吏部尚書,已經被薑萬鈞叫過去談話,而吏部侍郎劉炎,作為攻訐魏征的幕後主謀之一,被薑萬鈞降了兩級,打發去了江南。
禮部侍郎潘晏,被薑萬鈞塞到了出使西域諸國的隊伍裡,能不能戴罪立功就要看他個人的造化。
緊接著,薑萬鈞調於誌寧接替潘晏,任命岑文本接替劉炎。
這些動作薑萬鈞並沒有對外聲張,不過該知道的,差不多都已經知道。
長孫皇後這次去賞花,會趁機安撫一些人,敲打一些人,警告一些人。
君君臣臣的,撕破臉對大家誰都不好。
而薑萬鈞這邊也有自己的任務,魏征替他背了鍋,不能總讓老實人吃虧……
龍輦過了渭水,後頭多了一群和尚,越往前走,隊伍越龐大,道路兩旁擺滿了香爐,地上還燒著火堆,煙味嗆鼻。
魏征見薑萬鈞皺了下眉,立即將車窗的簾子放了下來。
辦這樣一場法會,耗費相當巨大,薑萬鈞想到了佛門會借著這個機會故意把聲勢搞得隆重一些,但沒想到他們會玩這麼大,好家夥,弄出來數十萬人來參加“水陸法會”,這是向他“亮肌肉”,證明佛門在關中依然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嗎?
恒晨和尚要是知道,他們努力的拍皇上馬屁,結果拍到了馬蹄子上,腸子非悔青了不可。
換成以前,魏征定會對佛門如此浪費的舉動加以批判,不過現在他已經學會了算經濟賬,佛門耗費的錢糧最終都會流入到百姓手中,這並不是壞事。
總比西域的某些地方,動不動就把好東西拿來燒強多了。
佛門如果真敢那麼做,薑萬鈞這會兒就不是坐在車上,而是騎在馬上提著馬槊從頭殺到尾,好好教教他們怎麼做人。
佛門這一次從少府買了十幾大車彩紙,讓長孫皇後發了一筆小財。
“觀音紙”的價錢可不低,比普通白紙貴好幾倍,在大寧屬於“奢侈品”。
貴族嘛,就要與眾不同,要不然怎麼好意思叫貴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