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夜深了……
一場大雪過後,李靖搬到了伏俟城。
伏俟城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這都是當初李綱在這裡打下的基礎。
至今李綱在與友人聊天的時候,經常還會和人提起自己在伏俟城那一段日子。
李綱要不是清楚,他死後定會葬入皇陵,他就要立遺囑將來自己埋在伏俟城了。
伏俟城中的圖書館是整個河西最大的圖書館,這裡的學校也是河西最多的,很多學子非常喜歡這裡的氛圍,街上隨處可見穿著長衫的書生,城中到處彌漫著書香……
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甚至與周圍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商人不喜歡這裡,這裡人也不喜歡商人。
入冬以後,鮮少有商隊過來。
不過比起西寧,李靖更喜歡伏俟城,因為西寧太繁華了,生活節奏特彆快。
人人都向被狗攆似的,走路都是用跑的。
最讓李靖受不了的是,地方上的官吏動不動就以彙報工作為由來拜訪他,誰讓他不僅是手握重兵的統帥,還是內閣宰相呢!他想拒絕都不行。
李靖一直想找機會整理一下,自己關於行軍打仗方麵的經驗和總結,將來好拿到軍校去當做教材,這是早前皇上和他提出來的。
可是在西寧李靖實在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偏偏家裡又沒有人能幫他分擔一些,什麼事都要他拿主意,搞得他煩不勝煩。
恰巧義成公主的出現,讓李靖找到了一絲慰藉。
開始的時候李靖隻是為了向義成公主了解突厥人那邊的情況,但慢慢便不再局限於公務,一來二去便走到了一起,可謂是水到渠成……
年關將近,李靖借修養的名義,搬到了伏俟城,堂而皇之的和義成公主住到了一起。
外邊是冬天,但李靖這個老男人的心卻是猶如春天一樣,春意盎然。
李靖撿起皇上給他寫的信,再次從頭看了一遍,幾乎每個字他都認真研究過,他現在閉上眼都能將整封信背下來。
“你與義成公主的事,朕已經知曉,初聞有些驚愕,不過細一想又情有可原。
領兵在外,又無戰事,整日承受案牘之苦。
放眼望去,黃沙漫天,天地一色,心中難免會有些浮躁和焦灼,需要慰藉……
義成公主是吃過苦的,為人又爽利,或許是你周邊為數不多的色彩,讓你可以感受到自己還活著……”
皇上的話都說到李靖的心坎裡去了,他真想不到,皇上年紀輕輕竟然能懂他這個老男人。
信上的內容在李靖看來,或許這個世上隻有皇上能寫給他。
至於其他人,要麼想不到;要麼說不出口。
李靖不知道,長安那邊在得知自己與義成公主不清不楚後,會做出何等激烈反應。
他心中有愧,也有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