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夜深了,崔信之在院子裡幾乎走了一整天。
程咬金那個家夥鼾聲如雷,崔信之強忍住叫醒他的衝動。
宮裡一直沒有消息傳出來,崔信之也不知道女兒進了宮之後會遭遇什麼。
程咬金回來隻說見到了崔小娘,彆的一問三不知,這讓崔信之心裡很不踏實。
照理說,皇上在見外臣的時候,後宮嬪妃一般都會回避。如果沒有回避,那就表示非常受寵。
可問題是,崔小娘今天才被送進宮,流程還沒有走完,怎麼可以拋頭露麵呢?
難道是皇上故意要崔家難堪?
“父親不必擔心,皇上是少有的仁君,不會虧待小妹的……”程咬金的妻子安慰父親道。
“仁君,好一個仁君啊!”崔信之苦笑著搖了搖頭,以“閻王”之名命名的“仁君”,的確少見。
“父親……”崔氏以為父親要說出什麼犯忌諱的話。
“莫急,為父還沒糊塗。”崔信之既然選擇進京,自然做好了麵對皇上各種“刁難”的準備。更何況,皇上並沒有“刁難”他。
至於薑萬鈞到底算不算仁君,崔信之以為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站在百姓的角度,大寧皇帝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仁君”,這是毋庸置疑的。
取消人頭稅,攤丁入畝,取消各種苛捐雜稅,減租減息,按人口分田,官紳一體納糧……
這些舉措,對百姓無疑是善政,百姓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但對於世家來說,他們的特權被剝奪了,因為“免徭役賦稅”這個特權,世家從中獲利無數,如今一朝被廢,猶如當頭一棒,砸得他們頭暈眼花,兩眼冒金星。
因此在他們的眼中,大寧皇上實在算不上“仁君”。
所站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
崔信之現在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沒事。
“父親,天晚了,回房休息吧!”看到父親如此擔心妹妹,崔氏埋怨的話實在說不出口。
直到程咬金回來,崔氏才知道父親之前做了什麼。
前一陣子還聽說有人向家裡求親,崔氏盤算著找機會替妹妹把把關。哪想到,父親事先沒有走漏半點風聲,就這麼著急忙慌的將妹妹送進了宮。
若是讓崔氏提前知曉,她定不會同意父親這麼做。
不說有多冒險,就是站在妹妹的角度,進宮也不是一個好選擇。
皇上的女人是那麼好當的?
在長孫皇後麵前,崔氏都有一種自愧形穢的感覺,妹妹那種軟綿綿的性格,在宮裡很難有出頭之日。
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父親是一點後路都沒有留。從父親這次來京城,悄悄把妹妹帶來,就能看得出來,父親是打定主意要把妹妹留在長安了。
“若父親放心不下,明日女兒進宮求見皇後娘娘,順便看看妹妹。”崔氏也知道這樣做不符合規矩,可被父親坐立不安的模樣給拐帶的,她也有點心神不寧。
崔信之卻搖了搖頭,“除非你妹妹主動要見你,不然還是不要去見她。記住,這對你,對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