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開口,其他人哪裡會反對,答了一聲“是”,然後紛紛落座。
除了赤牛,大家還都不知道客人是誰,不過丘和已經猜到了個大概。
薑萬鈞也沒解釋,反而和大家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起來。
“士之致遠,先修身,後修技;先器識,後文藝……”薑萬鈞一直以來都主張,讀書人要有遠見,讀書把腦袋都讀傻了可不行。
趙虞帶著“客人”進來的時候,薑萬鈞正和大家聊得興起。
“袁天罡,恒晨,陸應,顧鴻,李淳風……拜見陛下。”
“免禮,坐。”薑萬鈞的視線在袁天罡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
關於袁天罡的種種傳說,薑萬鈞在後世聽到過太多了,也正因為如此,他從沒想召見過這位奇人。還有李淳風,薑萬鈞在掄才大典中也沒有特意“關照”。
拋開那些神奇的傳說真假不談,有一點薑萬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袁天罡一定是一位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薑萬鈞向來比較打怵
隻不過薑萬鈞沒想到,他會在這種情況下與兩人相見,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如果換成幾年前,薑萬鈞心裡多少可能還會有些沒底。
但是現在他已經想開了。
正如他之前對赤牛說的那一番話,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源自於“相信”。
鬼也好,神也罷,其實也源自於“相信”。
“相信”若是一種力量,那麼薑萬鈞自信,哪怕袁天罡真是“半仙”,他也怡然不懼。
“佛門,道門,世家,你們聯袂而來,想必是有什麼話要對朕講了。朕今日正好有空,你們誰先來?”薑萬鈞盤上腿,驅散困倦,認真的打量幾人道。
“陛下似乎並未料到老道的出現?”袁天罡剛才留意到了皇上眼睛裡閃過的一絲異樣。
袁天罡的話一出口便引來了程咬金和丘和的不滿,盯著皇上的眼睛看,這可是非常失禮的行為。而且這老道一出口,話中便帶有一定的攻擊性。
皇上如果回答“早便預料到了”,那是在說謊;反之,如果皇上回答“的確沒有預料到”,那便等於承認了“錯誤”,儘管這根本算不上什麼“錯誤”。
沒人知道,袁天罡如此做可不僅僅是為了試探薑萬鈞的反應。
丘和,程咬金幾人的反應,全被袁天罡看在眼中。
身為道門的領軍人物,袁天罡太清楚程咬金幾人的反應所代表的意義了。
代表著,道門在皇權麵前不堪一擊,哪怕他被許多人奉為“天師”,可是一旦與皇權發生碰撞,必定不會好結果。
有了這個發現,袁天罡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陛下……”羅士信和席君買兩人扶著刀柄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無妨,既然‘袁天師’問起,朕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對於這一次趙虞能夠‘請’回來哪些客人,朕事先並未去想,甚至趙虞能不能帶回來客人,朕也都能接受。”薑萬鈞的潛台詞就是,“你老小子在朕眼中沒有那麼重要。”
“陛下鳥瞰眾生,是老道想多了。”袁天罡不軟不硬回了一句。
“‘袁天師’還是說正事吧!”薑萬鈞沒興趣東拉西扯。
“是。陛下曾經將佛門比作是蠟燭,能照明,亦能縱火;能取暖,亦能灼手。
不知在陛下心中,道門被比作成了什麼?”
聽到老道的話,薑萬鈞稍微愣了一下,他什麼時候將佛門比作蠟燭了?
薑萬鈞看了一眼恒晨,儘管恒晨臉上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但還是被薑萬鈞捕捉到了那一絲尷尬。
不用問,肯定是佛門自己往臉上貼金。
還蠟燭?
怎麼不說是“明燈”呢!
不過薑萬鈞沒有拆穿恒晨和尚的意思。
“佛門既是蠟燭,道門自然也是蠟燭。”薑萬鈞理所當然到。
道門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薑萬鈞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視同仁”。
薑萬鈞說完,見袁天罡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心裡咯噔一下。
他好像被這老小子給套路了。
如果袁天罡不提“蠟燭”的事,薑萬鈞可能將道門比作任何東西,隻要他高興。
可是被袁天罡這麼一“擠兌”,薑萬鈞隻能順著袁天罡的話往下說。
果然不是善茬,薑萬鈞在心中告訴自己道。
雖然薑萬鈞知道自己第一回合算是“輸”了,但並沒有氣餒,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不知在陛下心中,江山社稷又被比作什麼呢?”袁天罡接著問道。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在朕看來,大寧可以是一顆參天大樹,也可以是一座萬裡長城……”
薑萬鈞出人意料的回答,讓袁天罡露出了一絲異樣。
他沒想到,薑萬鈞給出的答案是這個樣子的。
哪怕薑萬鈞回答,“朕既國家”,袁天罡都不會覺得意外,因為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這樣的君主。
偏偏在眾人眼中,可以直追秦皇漢武的寧皇,卻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恕老道愚昧,還請陛下明示。”袁天罡這一次將姿態擺得很低。
“哦,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解釋得清楚。
朕先問你們兩個問題吧!
什麼是‘文化’?
什麼又是‘文明’?”
薑萬鈞如果想要給大家解釋,一個“文明”與一個“國家”的關係,那麼就必須讓大家知道,什麼是“文明”,否則後邊就沒有辦法解釋了。
然而隨著薑萬鈞的問題問出來,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中。
到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夏,大也。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夏文明,海納百川,包容兼蓄……”薑萬鈞開始了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