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薑萬鈞,總想著去改造彆人,結果卻是費力不討好,收效甚微。
何必呢?
說到底他還是“太年輕”,遭受到的毒打還不夠多。
薑萬鈞的反應,完全超出了顏思魯的意料,他沒想到皇上如此的開明。
眼前的薑萬鈞彆說不像“暴君”,非凡氣度比起那些所謂的名士絲毫不差。
開了掛的薑萬鈞,對許多儒家典籍非常了解,對百家學說也有一些研究。
顏思魯實在不敢將皇上與“不學無術”聯係到一起。
薑萬鈞與顏思魯聊得很輕鬆,接下來自然而然的便談到了顏師古。
“師古的事朕已經都聽說了,讀書人嘛,心思單純,與那些商賈之流接觸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沾染上一些惡習,被蒙騙,犯了錯誤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朕不打算深究……”薑萬鈞表態道。
說不得他還要感謝顏師古,正是顏師古這位“作死小能手”,反而讓內閣的宰相們看清楚了顏師古等人的本質,這可比薑萬鈞苦口婆心去勸說更有效。
更何況,就算沒有顏師古,也會有李師古,張師古跳出來。
實在沒人,搞不好內閣宰相都可能站到薑萬鈞的對立麵去,和他打擂台。
因為有了顏師古這個“榜樣”,反而可以讓大家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理性的去分析其中的各種利弊。
所以,大寧需要顏師古這樣的反麵教材。
顏師古在長安肯定是待不下去了,恰好齊魯這邊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顏思魯代表顏家,願意向薑萬鈞獻上“忠誠”,薑萬鈞沒有不收的道理。
國子監這一次算是受到了重創,作為補償,薑萬鈞準備同意褚亮的請求,從明年開始,國子監將開始招收“留學生”。與此同時,薑萬鈞還同意佛門和道門招收外族弟子……
當薑萬鈞收到長孫皇後的來信,得知長孫皇後在長安做出的一些列反應後,嚇得差點直接選擇起駕回宮。
好在魏征隨後到來的信讓薑萬鈞鬆了一口氣。
長孫皇後讓人跑到墳頭去“問候”人家的先人的行為固然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不過宮寧很機靈,準備了祭品和祭文,在程序上謹守禮數,沒有半點對死者不敬的地方。
關鍵是沒有把人給逼死,所以惡劣的影響還在可以控製的範圍之內。
但是薑萬鈞明白,這梁子肯定是結下了,未來長孫皇後要是被人抓到把柄,保證會遭到圍攻,同時長孫家也肯定會被人記恨上。
想到長孫家,薑萬鈞突然心中一動,長孫皇後不會是有意這麼做的吧?
“陛下,要不把皇後召來也來散散心?”渤海公主這兩天有點近鄉情怯,要不是丫丫告訴她皇上發火了,她可能還躲著不出來。
此地距離她原來的夫家隻有幾十公裡,距離老家北平郡也不過一百多公裡左右。
曾經她帶著丫丫和小薑果逃難的時候,還曾經過這裡。隻可惜,這裡已經看不到一點熟悉的影子。
當年楊廣被圍困,就是從這裡上船去的江都的。
之後這裡又發生了數次大戰,至今還能在路旁看到沒有清理乾淨的白骨……
“算了,大熱天,舟馬勞頓,到了這,觀音婢可能也就剩下半條命了。”像薑萬鈞這種不急著趕路的情況下,大家都有些吃不消。如果他傳旨讓長孫皇後來這彙合,長孫皇後不可能慢慢悠悠趕路。
“要我說,皇後娘娘這會兒寧可受這份舟馬勞頓之苦,也不想留在宮裡。”渤海公主給了薑萬鈞一個,“你不懂女人”的眼神。
“姑姑有所不知,這長安看似平靜,其實暗流湧動。更何況,宮裡還有好幾個懷著身孕的,觀音婢不宜離京。等下一次,朕要巡視草原的時候,再帶上她吧!”也就是渤海公主,換成彆人,薑萬鈞才不會解釋那麼多。
長孫皇後留在長安一點都閒不著,她要管理偌大的後宮,同時也要做好京中貴婦們的工作。
“算了,不說這些,我陪姑姑出去走走吧!”薑萬鈞越靠近自己曾經穿越而來的地方,心裡也越發的不平靜。
之前他突然生出起駕回宮的念頭,又何嘗不是近鄉情怯呢?
“好。”渤海公主並沒有拒絕薑萬鈞的提議。
隨著薑萬鈞和渤海公主走出來,守在門外的赤牛睜開了緊閉著的雙眼。
他跟隨薑萬鈞的時間最長,自然能夠感受到薑萬鈞心中的不平靜。同時渤海公主的反應,他也看在眼中。
安慰的話他不會說,但他知道該怎麼做。
一直以來,站沒有站樣,坐沒有坐樣的程咬金,這會兒披掛整齊,馬槊不離手,瞪著一雙牛眼掃視著四周。
見到赤牛看過來,程咬金咧嘴笑了一下。
在薑萬鈞看不到的地方,令旗正傳遞著信號,營地外圍負責警戒的隊伍立即行動起來。
以羅士信和席君買兩人為首的陸戰隊,一頭紮進了草叢中……
趙虞和丫丫兩人換裝完畢,緊緊跟在薑萬鈞和渤海公主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