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萬青壯,在大寧鐵騎麵前,生不出半點反抗的勇氣,尤其看到那寧皇,頂盔戴甲站在隊列的最前方,突厥人唯恐自己投降太慢,被認為不夠恭順。
這讓準備大顯身手的薑萬鈞,哭笑不得。
不過白得十萬勞動力,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大寧政和六年,四月初二。
一道聖旨傳到鐵勒,大寧帝國皇帝,要求鐵勒部發兵二十萬,西出討伐西突厥。
鐵勒若不按時發兵,那便是抗旨不遵。
同時還有一道聖旨傳到了丘行恭,丘孝恭,蘇定方的手上。
若鐵勒抗旨不遵,三部將精銳儘出,配合皇上禦駕親征,以討不臣。
消息一出,四方震動。
誰也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寧的皇帝竟然把目光轉向了鐵勒。
哪怕寧皇說要攻打高句麗,大家都不會覺得這麼意外。
眼看著,西突厥和吐蕃組成的百萬雄師都打到家門口了,寧皇難道不該拉攏鐵勒嗎?
暗中高興的高句麗,正要在火上澆上一桶油,就聽說大寧水師千餘艘艦船,在天津集結完畢。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大寧水師擺在這裡,就是為高句麗準備的。
還有傳言,飛艇已經運抵遼東城。
這一下,高句麗,新羅,百濟,三方都坐不住了。
紛紛派遣信使奔赴長安,要向大寧內閣討個說法。
就在一個不知道的真假的消息拖住高句麗的時候,鐵勒這邊終於做出了回應。
如同薑萬鈞事先預測的一樣,鐵勒拒絕出兵。
之所以等了近大半個月,很顯然,這是在與西突厥商議後做出的決定。
在收到鐵勒的回應後,薑萬鈞在張掖發表了討逆宣言,然後親率十萬精銳北上。
丘孝恭和丘行恭各率五萬精銳,從武威和朔方出發……
蘇定方則假意撤兵,其實埋伏了起來。
高句麗果然很無恥的派出了六萬精銳,偽裝成草原部落,尾隨在寧軍的身後。
兩日後,蘇定方十萬大軍對高句麗人實施了合圍,在動用大量火藥的情況下,僅用了半天時間,便將其全部殲滅。
簡單休整過後,蘇定方再次埋伏起來……
皇上說了,打仗要動腦子。
鐵勒在吞並了回紇和薛延陀之後,至少可以拉起一支三十萬人的隊伍。
寧軍勞師遠征,又是在對方的主場作戰,怎麼看都不是好買賣。所以從一開始,皇上就打定主意,要帶人在草原上兜圈子。
丘行恭和丘孝恭兩位也是配合皇上演戲,目的就是釣魚,釣西突厥和吐蕃鑽進口袋。
而蘇定方因為離得太遠,這一戰是無法及時趕上了。但他可以在高句麗身上做一些文章,吸引高句麗把腦袋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