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六級文明是不應該去大遠航的,因為以六級文明的航行水平,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就本星河係範圍。
踏上大遠航是無奈之舉,是沒有前路的情況下不得已找到的最後希望。所以理論上這種跨越星河係範圍的航行本就不是六級文明該具備的,那是七級文明才能輕易跨越的距離。
所以在先驅者的時代,他們對文明的分類把六級文明歸為星際級文明,星際級文明的最高狀態,而七級文明才是宇宙級文明,宇宙級文明的起步。
而一到三級文明,他們統稱為宇航級文明。
後來的科技文明將文明等級劃分,才有一二三四五六級文明,而特殊生命體則是根據其戰力,對標科技文明。
凡此種種,都是科技文明搞出來的,畢竟在銀河係之中就科技文明最多,而科技文明的種族就碳基生命最多。
這並非什麼約定俗套設定,而是宇宙背景溫度、元素穩定結構所決定。
因此如今的情況,看似場麵宏大,艦隊龐大氣勢恢宏,仿佛宇宙文明史詩。可實際上,不過是十幾個銀河係六級文明為了生存、為了那唯一渺茫的希望,毅然決然踏上那茫茫未知的虛無之路罷了。
為了這一次大遠航,所有文明都把自己的戰鬥艦隊削減到儘可能少的程度,同時在自己艦隊維護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多造運輸艦。
沒有一個文明例外!
六級文明能縱橫銀河,除了他們之中有一些文明的艦船能一次性跨越十萬光年距離之外,就是因為隨時隨地有補給。但現在是254萬光年,這宛如鴻溝天塹距離,沒有任何一個文明的艦船能一口氣跨越它。
按照人類的估計,此次前往仙女座星係,自己的大艦隊能有十分之一抵達目的地就算無敵了,可能不止百分之九十的運輸艦會在航行過程中被消耗掉。
是的,消耗掉!
基本上到五級文明層次就掌握物質崩解射線技術,到六級文明層次,這項科技依舊十分有用,它可以讓六級文明將艦船分解成最基本的氫元素加以利用。六級文明之所以能勉強擁有跨越星河係的能力,這項技術也功不可沒。
時間匆匆,百餘年又悄然而過。
十五個六級文明在這進行最後一輪補給後,可以說是完成了所有準備了。
每個文明都造夠了自己認為能夠支持自己跨越星河係的運輸艦隊,那些派發出去的工程飛船、星際工作平台、星空資源開采設備等大型設備設施正被緩緩收回艦隊。
它們或是被裝在次文明級運輸艦內,要麼就有自己的曲速引擎配件,這都是一眾文明為大遠航作的準備。
就算原本不是流浪文明,也全都踏上了艦船。
大遠航太遠了,一顆星球太重了,就算能驅動,很少有文明將自己的母星整個帶上。
當然也不是沒有,在此次大遠航中,就有文明這麼乾了,但這種做法在人類看來並不明智。
隻不過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事,人類也沒有去乾涉,大遠航路上,在這種橫跨星河係的航行上,人類文明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哪還有心思去管其他文明。
而且一旦大家真到山窮水儘的地步,或許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ps:恒星係類型叫星係,銀河係類型也叫星係容易混淆,以後銀河係仙女星係這種就統稱叫星河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