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玻璃珠透明的緣故,人類駕駛員和喚醒者都看到了它內部的景象。這顆直徑隻有十公裡的球體,裡頭居然群星璀璨,廣袤無垠。
就這一眼,可謂一眼萬年。
實在太震撼了,裡頭一顆顆熊熊燃燒恒星懸掛於虛空中,由於是第三人稱視角的關係,駕駛員能清晰感受到那來自恒星的澎湃能量。
這顆玻璃球就好像將整個虛擬星係的本體關到了裡麵。
“納須彌於芥子,藏宏觀於微觀!”
那人類駕駛員驚歎了一聲,與他一同前來探查的喚醒者也處在震驚之中。
實在難以想象,居然能有這麼一種技術,將群星納在這小小的十公裡直徑小球內,縱然知道人類的量子放逐打擊,但這位喚醒者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這是妥妥的藏宏觀與微觀的技術啊!
裡頭全是恒星,但似乎它們並不是維持虛擬星係存在的能量來源,或許是因為玻璃球內部空間太廣袤,人類和喚醒者也沒能“看”到其所在,但都能感受到那一顆顆澎湃的恒星。
也就是說,隻要將這玻璃球切開或者炸掉,裡頭的東西就會被釋放出來,屆時大遠航組織也就不缺補給物質了。
隻是聽到他們的報告,大遠航組織總部這邊仍然覺得有些不可置信,許多文明認為裡頭的澎湃恒星也有可能是一種虛假幻像,就如虛擬星河係一樣。且那七彩斑斕玻璃球明顯就是三維球體,就算第三人稱觀測模式也無法透過三維球體的壁壘看到裡麵,所以這不科學。
這麼說也有道理。
於是人類和喚醒者再度出動更多戰艦對玻璃球進行長達數十年的觀察。
最後幾乎所有觀測者都認定,裡頭絕對藏有大量恒星。
至於視野無法透過三維牆壁的說法,人類戰艦駕駛員和喚醒者都認為那玻璃球就是透明的。
同時,經過數十年的觀測,人類和喚醒者還發現,那裡頭的恒星似乎是被等比壓縮了。所謂的芥子納須彌、藏宏觀於微觀,實際上應該就是一種空間等比壓縮技術。
這妥妥的超越六級文明技術,反正這種技術大遠航組織沒有一個文明能做到。
而在這些年以來,大遠航組織各文明也對這顆七彩斑斕玻璃球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嘗試各種各樣的溝通,可它仍然穩穩地懸在那裡,好像隻是一個被動工作的造物,對大遠航組織各文明視而不見。
既然如此,那就隻剩下最後的辦法了。而這也是迫不得已的最壞打算——實在不行,隻能用武器轟兮。
希望有用。
轟開他,拿到裡麵的物質。
說乾就乾,畢竟也沒有其他好辦法了。
但不能直接乾,畢竟是七級文明造物呢,沒準會出現什麼不可預測的危險。
所以大遠航組織決定,先讓組織主體退得遠一些,至少要退出虛擬星河係範圍,再讓無人戰艦對目標發動攻擊。
發動打擊的準備調度又花了大遠航組織一百五十年時間,然而在完全準備妥當並對七彩斑斕玻璃球展開攻擊的時候,意外卻出現了。
當那支被委任的無人艦隊將炮口對準七彩斑斕玻璃球,並按下發動打擊的按鈕之時,那玻璃球的外表再度出現一行行係統滾屏。
【觀察者文明:拉尼亞凱亞第313觀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