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宇宙第四次相變……”
聽著星空捍衛者所述,仍然有人抱有最後希望,希望宇宙的未來並沒有那麼糟糕。
然而事與願違。
星空捍衛者歎道:“電磁分離相變!”
星空捍衛者澆滅了所有人最後的僥幸心,這個宇宙看樣子已經殘破不堪。
眾人也因為這個勁爆信息,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宇宙相變啊,在場之人其實都知道怎麼回事,隻是不願意去相信居然真有這種手段罷了。
眾所周知,宇宙從無到有的演化過程中主要經曆三次重要的相變,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在宇宙誕生的早期,即是時間之初,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都是單一力的各個部分。
各文明的理論中,都將這種力稱為超力。
根據各文明的宇宙演化理論,當宇宙的年齡達到1043秒時,其直徑隻有1033厘米,這時候物質和能量皆由完整的超弦構成。
當此之時,量子引力也正如超弦描述的那樣,是宇宙的主導力量。
便是在此時的宇宙,發生了第一次相變,即引力分離相變。
宇宙大爆炸之後的1043秒,空間十維度宇宙分解為四維和六維宇宙,六維宇宙坍塌弱小到1032米大小,四維宇宙則迅速膨脹,溫度也達到1032開爾文,在這個溫度下,超力相變出現,引力從超力中分離出來。
自此,宇宙進入大統一力和引力並存時代。
直到1035秒,宇宙溫度因暴漲急速下降,大統一力也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相變,即宇宙第二次重要相變,強相互作用力自此從大統一力中分離出來,不再聯合弱電磁力相互作用。
這時候的宇宙中有引力、強力、電弱力共存,此時的宇宙大概有保齡球那麼大,但仍然在迅速膨脹。
到109秒,宇宙溫度迅速降到1015開爾文。此時宇宙再度發生相變,即第三次相變,這次相變使得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分離,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知的兩種不同的基本相互作用力。
大宇宙也在暴漲過程中,形成我們的可見宇宙。
隨著空間暴漲溫度驟降,誇克開始聚合為中子和質子。時間大概在大爆炸後103秒。
大爆炸後的三分鐘時間內,質子和中子凝結成穩定的原子核,由於宇宙空間暴漲,隨機碰撞的能量不再強大到足以打破新形成的原子核。
穩定的原子核開始出現。
不過因為離子不透光,此時的宇宙空間仍然不透明。
大爆炸後的30萬年,進入四大基本力時代的宇宙誕生了第一批原子,空間溫度也降到3000開爾文,此時的氫原子已經可以在不被碰撞撕裂的情況下形成。
也正是這個時期,宇宙開始變得透明,因為光可以旅遊幾光年而不被吸收。
宇宙誕生大約30億年,第一批類星體出現。50億年,第一批星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