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很樂觀,充能作業十分順利。
但大星門不愧是大星門,儘管隻是給它的係統充電,大遠航組織仍然付出了很大代價。經過計算,想要完成其“小電瓶”充能達到回複它操作係統程度,大遠航組織需要投入海量能量,換算成一艘艘滿載運輸艦的資源,起碼得有五十億艘。
將那麼多滿載運輸艦全部換算成能量,就能完成大星門的“小電瓶”充電操作了。
還行,大遠航組織這一次航線並沒有到極限,五十億艘運輸艦的資源還是能拿出來的,六十個文明每個文明出一億艘就夠了。
不過想要充能並不簡單,大遠航組織總不能直接將五十億艘運輸艦開過去撞向大星門的“小電瓶”,所以建造“充電插頭”不能少。
根據“小電瓶”輸入端的情況,大遠航組織需要在星門附近建設一台微波充能裝置。
這對大遠航組織來說也是小意思。
在各個文明的通力合作下,充能裝置沒幾年便建好了。
充電作業也終於得以進行。
所謂的充能裝置並不是一個插頭,而是一座由一個個環形裝置排列成的大型裝置,它最大的一環足有地球直徑那般大。整個裝置開過去就好像一個鏤空的錐體,大遠航組織從椎體底麵輸入能量,然後通過椎體尖端,將能量注入到大星門的“小電瓶”中。
“充電”作業持續了7年。
完成充電之後,位於大星門圓環各處早就就緒的工程船終於拉動機械臂,將一個個節點開關開啟。
宇宙中沒有聲音,但那樣的景象還是讓一眾觀看的人,仿佛聽到一陣陣哐當哐當的機械碰撞音。
“亮了!”
在萬眾矚目中,大星門位於環麵上的指示燈齊刷刷亮起,仿佛夜晚亮起的環燈,仿佛希望之光一下子照亮了所有人的心。
大星門不愧是宇宙級文明造物,那麼多年過去,它仍舊可以再度運行。
待所有係統節點完成啟動之後,大遠航組織這邊便立刻按照說明書,給大星門的係統一個重啟信號。
得到重啟信號一瞬間,這座沉寂十幾億年大星門猛然一震,好像蒙塵已久的巨物抖動身上的灰塵,這多年吸附在上麵的星際塵埃霎時形成一層薄霧,那一排排指示燈的光線透過薄霧塵埃,竟泛出一圈絢爛色彩。
“哈哈,它活了!”
“是啊,真是太好了!”
而在大遠航組織各文明的探測器看不到的地方,一股源自虛無的能量被大星門的引擎猛然抽取。
緊接著,大家便看到這碩大的大星門緩緩旋轉起來。隨著大星門開始轉動,其大環中間原本的虛無空間,也開始出現迷霧般的景象。
大遠航組織各文明知道,那不是迷霧,那是空間以某種形式扭曲造成的光學效果,而當光徹底不能從大星門的一端穿到另一端的時候,便也就意味著星門入口構建完成。
不多時,大星門便被成功啟動。
但銀河大遠航組織各文明並未直接啟動大艦隊進入星門,而是先出動一批批探測器進去探路。
有過前車之鑒,又有764觀察站的提醒,大遠航組織顯得小心翼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