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如同其他幾個特色科技文明一樣,人類文明的科學家們也在為自己的特色科技後續研究煩心。
人類文明特色科技的底色肯定是“撥弦”,這也是各文明為什麼將人類文明稱作撥弦者,而撥弦操作顯然是建立在第三人稱觀測模式的基礎上。
基於此,人類文明的天才科學家們認為,應該繼續深入微觀領域,繼續通過第三人稱觀測的優勢,繼續深挖微觀六維各種結構,掌握與之相關的規律,然後開發出比量子放逐打擊更加強大的打擊方式。
至於是什麼打擊方式,那就看能找到什麼撥弦方式了。
可能是一種量子放逐的進化版,也可能是另外打擊方式。畢竟量子放逐隻不過是人類文明特色科技研究道路上的一種特彆應用,不是特色科技路線的全部。
總之一句話:繼續撥弦,用各種方式撥弦,撥弄出不同的宇宙音符,將之化為自己的特色武器。
而對於自己的主要發展路線,人類科學界內部已經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議,基本上都是總結階段性科研成果,然後選定人類文明主要科技樹發展方向。
因為是關係到文明主科技樹方向問題,所以每一次嶽淵都有參加,其他科學團隊、天才科學家們也從未缺席。
不過這一次除了正常的科技研討,還多了一項議題,那就是相關生命科學的議題。
人類文明已經是宇宙級文明,但科技發展顯然也沒法跟老牌宇宙級文明相比,單論生命科學這塊,就還有無數個科技樹分支需要人類科學家去探索。
譬如,未來生命科學發展路線選擇,依然是之前做過的選擇題,隻不過隨著文明等級的提升,發現的新未知又變多了,發現許多之前以為正確的東西,變得有條件性的正確,就像經典力學一樣。
這是科學發展的規律。
生命科學也是如此,許多生命科學的科學家又提出以前被停下的量子路線,他們人類文明在成為宇宙級文明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麵技術和知識的積累肯定越來越多,底蘊越來越深厚之後,全麵量子化也會變成可行選擇。
當然,這隻是會議的議題之一,關於生命科學,大家現階段最關心的,仍舊是壽命技術這條分支科技樹。
宇宙實在太大了,就算成為七級文明,麵對以億光年為尺度的宇宙,人類現在的百萬年壽命仍然不夠用。
所以在生命科學研究方麵,逆熵科技就絕對不能停下。
話說回來,為了讓星際政府將生命科學放在首位、甚至當成主要科技路線去研究,生命科學的這幫科學家甚至在會議上給大家都描繪了一番逆熵科技的前景。
按照他們的說法,逆熵科技不僅能讓人類個體生命完成生命蛻變,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還絕對是一條稀有科技路線,專精於此條科技路線的文明,發展到極致絕對能將逆熵當成武器。
這群生命科學家將逆熵科技的究極武器稱為熵增打擊。
反正吹牛不用付錢,這幫科學家還說了,沒準沿著這條科技路線一直深挖,不僅能擁有熵增武器,還能打通另一條科技樹——溫度!
而他們的各種假設,也引出了領域其他科學家的熱烈討論。
“你說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我們能通過撥弦,打出各種各樣的規則打擊,畢竟從弦理論的角度看,弦振動乃是宇宙底色,不同弦、弦組合的振動便組成宇宙的萬事萬物。”當會議進入討論階段,便有一些物理學家忍不住跟自己旁邊的同事發起討論。
一旁的科學家搭話道:“你是說撥弄某種弦組合,達到讓整個星河係瞬間熵增的地步?”
“沒錯!”
“有可能,但咱們估計得像那幫生命科學家說的一樣,將來主攻逆熵科技路線了,呃.也可能是溫度路線。”
發起話題的物理學家暗暗點頭:“唔如此說來,咱們沒準也能通過撥弦,打出如同當年電子戰艦那樣的‘全同自旋打擊’,也許也能打出降維效果或是改變某種粒子機製的操作.”
他旁邊另一位科學家也饒有興致地加入了討論。
此人叫申玉華,乃是一位致力於電磁力研究的物理學家,他順著剛才兩位科學家的話題,說道:“嗯,撥弦確實如同總綱,理論上我們可以這樣,但實際上操作就沒那麼容易了,就比如我們想要打出‘全同自旋’打擊,以我們人類文明的技術路線為基礎,我們除了需要會撥弦,還要找到相關‘全同自旋’打擊的所有機製,那完全就是一條稀有科技樹路線了。”
“所以兜兜轉轉,問題又繞回到了原點,我們至少得集中力量先向一個方向發力才行。”發起話題的科學家攤了攤手。
申玉華點頭道:“那是必然的,達到宇宙級文明層次之後,我們發現需要麵對的未知更多了,而從這些未知衍生出來的科技分支更是浩如煙海,短時間內咱們還真沒法麵麵俱到。”
頓了頓,申玉華回憶了一番其他文明的情況,繼續開口道:“我記得神矩文明已經明確要將引力科技樹作為他們的主攻方向了,他們這是立誌成為擁有強大武力的戰爭型文明啊!”
“據我所知,喚醒者文明和噠雅文明走的是精神靈魂科技路線,獵鷹文明選擇繼續探索暗物質暗能量,就連兜類文明都確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他們選擇弱相互作用力,他們也不甘落後啊!”
“至於我們人類文明,我認為也應該儘快確定下來,如此,力才好往一個方向上使,嗯.以我之見最好是電磁力方向。”
申玉華的研究領域是電磁力方向,他自然希望人類文明將電磁力作為主攻方向。再者說,這可是四大基本力之一,按照星空捍衛者的說法,能將這四條路線走到極致的,基本上都能成為強大戰爭型文明。
不過其他科學家就不這麼想了,就之前發起話題的那位立刻搖頭道:“嗨,什麼電磁力,咱們現在擅長的是微觀高維,依我看還不如主攻維度科技的微觀高維方向。我們的理論已經支持我們進入微觀高維,我們應該繼續發展下去,將這條路走到極致,進入微觀掌控微觀.”
另一位科學家也忍不住道:“你這就屬於幻想了吧,我反倒是認為我們應該重新拿起思維烙印技術.”
話音剛落,又有人插嘴道:“嘖,說到四大基本力,我認為強相互作用力方向最好.”
一時間,會堂內討論聲此起彼伏,說什麼的都有。
 本章完